谙都剌
元朝官员。蒙古克烈部人。字瑞芝。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之孙。因祖父名阿思兰,遂以兰为氏。通经史,兼习诸国语言。成宗(1294—1307年在位)朝,为翰林院札尔里赤,书写制诰,深受赏识。迁应奉翰林文学,凡蒙古传记,多所校正。升待制。后任辽州达鲁花赤、集贤直学士。文宗至顺元年(1330),改襄阳路达鲁花赤,赈济山西灾民,筑堤城外以防水患,民以无虞。顺帝元统二年(1334),任益都路总管,兴学校,改民俗,裁抑亲王买奴府属扰民之不法行为。
元朝官员。蒙古克烈部人。字瑞芝。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之孙。因祖父名阿思兰,遂以兰为氏。通经史,兼习诸国语言。成宗(1294—1307年在位)朝,为翰林院札尔里赤,书写制诰,深受赏识。迁应奉翰林文学,凡蒙古传记,多所校正。升待制。后任辽州达鲁花赤、集贤直学士。文宗至顺元年(1330),改襄阳路达鲁花赤,赈济山西灾民,筑堤城外以防水患,民以无虞。顺帝元统二年(1334),任益都路总管,兴学校,改民俗,裁抑亲王买奴府属扰民之不法行为。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阿津河卫。清代有阿津河,在兴京(今辽宁新宾县西
451—525北魏、梁将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先世系乌丸王氏,一说为汉王霸后裔。善骑射,少好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为州主簿,迁颍川太守。梁天监(502—519)中,与子僧辩据郡归梁,封南城县侯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晃合丹、晃忽坛、晃兀摊、黄忽答等。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第三子抄真斡儿帖该之子晃豁坛后裔组成。原由察剌合、蒙力克(明里)父子率领依附蒙古孛儿只斤部也
①汉(匈奴)刘渊年号。304—308年,凡5年。②(?—520)北魏宗室。字真兴。中山王※元英子。有文才,好结才学之士。初为秘书郎。延昌二年(513),袭封中山王。时其岳父领军于忠执政,故岁中骤迁。累
见“却吉尼玛”(981页)。
见“卜赤”(18页)。
765—830唐朝文臣。字蹈中。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于氏。工部尚书、东海郡公※于休烈孙,给事中于肃子。少时以家世负文史盛名,志行修谨,为时人所称。登进士第,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自协律郎、大理评事试监察御
满语音译。官名。后金天聪八年至清顺治十七年(1634—1660)管理巴牙喇营事务的武官。《清会典事例·护军统领》载:“国初设巴牙喇营,统以巴牙喇纛额真,佐以巴牙喇甲喇额真天聪八年,改巴牙喇甲喇额真为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忽里合赤”,复数作“忽里合赤惕”。《元朝秘史》释为“放牧羊羔的”。在蒙古国建立前,就出现忽里哈赤,专事放牧羊羔。蒙元时成为一种官职,掌管放牧羊羔者称忽里哈赤。
?—482武兴国君主。又作杨文洪,小名鼠。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武都国君※杨文度之弟。宋元徽元年(473),任白水太守,屯武兴(今陕西略阳)。昇明元年(477),奉兄命,以龙骧将军率众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