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虎拦哈达

虎拦哈达

满语地名。又作呼兰哈达。“呼兰”汉译作“烟筒”;“哈达”汉译作“峰”、“崖”,合为“烟筒山”或“烟筒峰”。位于兴京(原赫图阿拉)西南(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之西),清永陵对面。明正统三年(1438)六月,建州女真首领都司李满住率部移居该地。明万历十五年(1587),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虎拦哈达山东南嘉哈河与硕里加河中间,筑城三层,建楼台、宫室,是为佛阿拉城,又称虎拦哈达南岗城。宣布定国政,建立初具规模的奴隶主专政国家政权。先后受明封为建州都督佥事、龙虎将军。三十一年(1603)初,在虎拦哈达山东北麓苏克苏护河、嘉哈河间,筑赫图阿拉城,定为都城。四十四年(1616),称号为汗,建立后金国。此地遂为肇兴之地。

猜你喜欢

  • 绥远通志稿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民国十九年(1930),李培基任省政府主席,成立《绥远通志馆》,馆长郭象伋,副馆长严肃,主要纂修荣祥,总纂李泰棻。有20余人参加编纂,搜集大批史籍和方志书,并进行了采访,一年多

  • 伊希·丹金旺吉拉

    1854—1907清末蒙古族诗人。察哈尔盟镶白旗人。出生于贵族家庭。7岁被迎入鄂尔多斯郡王旗公尼召为活佛。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记。15岁已掌握蒙、藏文,开始写诗。同治七年(1868)五月,回军烧毁公尼

  • 百灵庙之战

    绥远地区蒙汉军民抗击日伪侵略军的战役之一。伪蒙古军政府成立后,日本侵略者在锡林郭勒、察哈尔2盟建立了殖民统治,曾于1936年11月,以察哈尔为基地,发动全面侵绥战争,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派伪蒙军一部

  • 甘不剌

    见“甘麻剌”(482页)。

  • 王仁求碑

    唐代云南碑刻。在今安宁县大石庄葱蒙卧山上。武则天圣历元年(698)立。时武后易国号为周,故碑额题《大周故河东州刺史之碑》。成都人间丘钧撰文,王仁求长子王善宝书写。碑高281厘米,宽150厘米,凡34行

  • 后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南朝宋范晔(398—446)撰。今本120篇,分130卷。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官至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在其撰写此书前,已有《东观汉记》等18家后汉书。元嘉元年

  • 蜀布

    古代蜀人以苎麻纤维织成的细布(也有说为棉布)。以织工精巧驰名全国。据《史记·大宛列传》:张骞从西域回来向汉武帝言:“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人告知为该国商人从身毒国(印度

  • 法藏

    643或647—712唐代佛教高僧。华严宗实际创始人。祖籍康居,生于长安。本姓康,字贤首。风度奇正,利智绝伦。初应名僧义学之选,从玄奘法师译经。后以见识相异,退出译场,从智俨学《华严经》。28岁受沙弥

  • 奶渣

    蒙古、藏等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广泛流行于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牧区。制法:将酸奶倒入锅内煮沸,等温度下降后,倒入布袋过滤,挤出奶水,将布袋中的奶渣捏成小块,晾干即成。奶渣有酸味,故亦称酸奶渣。制

  • 斡者

    即“兀者”(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