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喇岱
清初武官。满洲正黄旗人。以勇敢著称。天命六年(1621),从征辽阳。次年,取广宁,攻北山寨,皆率先冲入。天聪四年(1630),攻明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先登克城。崇德六年(1641),围明锦州,攻塔山。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击败农民军李自成部。四年(1647),授拖沙喇哈番(云骑尉)。九年累加至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
清初武官。满洲正黄旗人。以勇敢著称。天命六年(1621),从征辽阳。次年,取广宁,攻北山寨,皆率先冲入。天聪四年(1630),攻明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先登克城。崇德六年(1641),围明锦州,攻塔山。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击败农民军李自成部。四年(1647),授拖沙喇哈番(云骑尉)。九年累加至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
拉祜语音译。旧时云南省东河区拉祜族原部落头人的称谓。最初由各村社头人公选,主要处理村社与村社之间的公共事务和排解纠纷。除年节各村社送其些礼物表示尊敬外,主要自耕自食。后随着傣族封建土司统治势力深入这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设置之亦文山卫分别称作依努卫、依努山卫。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甘肃天水市西关城东北后街。元至正年间(1341—1368)所建。大殿五楹、琉璃碧瓦、丹楹刻桷,堂皇壮观。明洪武七年(1374)、隆庆五年(1571)两经重修。1919年地震,殿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温迪痕、温迪掀、温的罕、温特罕,《高丽史》作晕底宪。来源于部名。原散居统门水(今图们江)、胡论水(今拉林河支流活龙河)、移里闵河(今吉林省境饮马河)等地。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故
瑶族一支系。自称“拉珈”,意为“居于山里的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大瑶山中部和北部。因其地盛产茶叶,历史上曾称“茶山州”,故名。传说自广东、湖南和广西的南宁、百色、象州等地迁来,说法不一,其入山时间也先后
位于新疆吐鲁番东25公里,傍火焰山。已编号洞窟57个,其中保留壁画约40余窟。壁画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地区现存洞窟最多、建筑形式多样的一处石窟群。现存较早洞窟约是6世纪麹氏高昌时期遗存,后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克鲁伦河曲处。东至库里叶山接本部右翼中左旗界,西至色尔克山梁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南至库得根额里雅接本部中末旗界,北至巴颜乌兰山接本部中右后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1760—1810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为济龙呼图克图八世。生于博窝麻勒觉村。5岁确认为济龙洛桑白登坚赞之转世。次年,于康区之巴学寺坐床。朝廷赐印信,准其袭封。乾隆三十六年(1771),赴京朝觐
书名。元王逢(1319—1388)撰。7卷。逢,江阴(今属江苏)人,字原吉,号梧溪子,因以名集。为顺帝朝江南隐士。曾避张士诚征召,《明史》以其与戴良义不负元,列入《文苑传》,附戴良传中。集中载宋元之际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一作执舍地。居碎叶川(今楚河)东,约在今新疆博尔县西博尔塔拉河流域。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遁,据其地,设啜统辖,称摄舍提暾啜。显庆二年(657),唐平定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