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芬古

芬古

1605—1643

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八子。天聪五年(1631),授镶蓝旗都统。从太宗征明,抵大凌河,率本旗兵围城之西南,败松山城援兵。又于锦州败明总兵祖大寿。八年(1634),进兵独石口,克长安岭,攻赤城,入保安州。九年,随贝勒多铎于宁、锦,牵制明兵。崇德元年(1636),随武英郡王阿济格征明,克延庆州。后从征朝鲜,同都统谭泰入王城,朝鲜王遁,尽收其辎重而还。叙功,封固山贝子。四年(1639),以坐取外藩蒙古贿,削爵,复封辅国公。六年,随军围松山,破明兵。七年,随饶余贝勒阿巴泰征明,抵蓟州,败明总兵何腾蛟等,克其城。八年,驻防锦州。同年卒。顺治十年(1653),追封多罗贝勒,谥靖定。

猜你喜欢

  • 宁洱县

    县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建置,治所在今普洱宁洱镇。由普洱府分治,隶普洱府。辖境包括普藤、西双版纳之勐旺、整董、勐乌、乌德(勐乌、乌德后为法国殖民者侵占),后废。

  • 洪海

    见“滚很召”(2465页)。

  • 怀远镇

    地名。今宁夏银川。唐仪凤二年(677)将怀远县由黄河西岸移此。宋初属灵州。宋咸平四年(1001),为党项首领李继迁所得。天禧四年(1020),继迁子德明见其地“西北有贺兰之固,黄河绕其东南,西平为其障

  • 把忽儿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此卫《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巴忽鲁卫皆改作博和哩卫。

  • 斛律洛阳

    北魏末年山西地区起义首领。西部敕勒斛律氏。孝昌二年(526),乘六镇大起义之势,率众于桑乾(今山西山阴县西南)西起义,与河西牧子(费也头)起义遥相呼应,互为犄角。三月,被游击将军尔朱荣击败于深井(山阴

  • 三征三岩

    清朝征讨三岩的战争。三岩位于西藏东部与四川交界处,为由川入藏的要路。其头领屡唆众劫掠官兵、商旅,梗阻通道,清政府为确保由川入藏之路畅通,曾多次用兵征讨,其中重要者有三次:(1)乾隆四十五年(1780)

  • 额尔德尼伯克

    ?—1770中亚霍罕城首领。又称伊尔达纳比、额得讷比。乌兹别克族。十八世纪中期,统一费尔干纳地区,势力渐长。乾隆二十四年(1759),率属附清,屡遣使纳贡,并派人至喀什噶尔(今喀什)等地贸易。自二十五

  • 答兰

    见“吴克忠”(1074页)。

  • 札忽惕

    ①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札惕、察惕、察哈、爪忽都。※札剌儿部分支之一。该部世为铁木真(成吉思汗)祖辈奴仆。后随从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蒙古国,多立战功。成吉思汗属下“四杰之一”※木华黎国王、蒙哥汗

  • 建平蛮

    南北朝时建平郡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称荆蛮,汉代称武陵蛮。传说是※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巫山一带。其居地深山险阻,人迹罕至。东晋太兴三年(320),建平夷王向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