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粘割

粘割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粘哥、粘葛等。居盖州(治今辽宁盖县)等地。后散居西南路招讨司(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及中原地区。有粘割韩奴者,大定年间(1161—1189)使西辽招降,被杀。

猜你喜欢

  • 乌古斯可汗传

    见“乌古斯可汗的传说”(354页)。

  • 阿者迷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额哲密河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支流额依集密河流域。

  • 青海道

    又称吐谷浑道。丝绸之路东段支线,不通过河西走廊而自陕西西安(古长安)至甘肃陇西,沿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进入新疆。汉武帝(一说汉宣帝)时即开此道。晋隆安三年(399),僧人法显从长安至印度,宋永初元年(42

  • 北辽

    辽朝末年兴宗孙耶律淳在南京(今北京)建立的临时政权。金兵继天庆十年(1120)五月攻克辽上京后,又于保大二年(1122)正月十五日攻克中京。辽天祚帝闻讯,以宰相张琳和李处温辅佐秦晋国王耶律淳留守南京,

  • 西纳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西纳上寺。在青海湟中县。青海东部地区萨迦派古寺之一。元、明时期西纳部落首领及其家族,历受朝廷重视。第一代西纳喇嘛喜饶益希曾护侍元帝师八思巴返藏,元朝授其家族西纳贝本三道虎头牌,封为宗

  • 打差

    藏语音译,意即“马差”。解放前甘孜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对农奴的一种剥削方式。原土司规定领种份地比※“人差”多、经济较富裕的差巴(支差的人)担当此役,每户须出人、牛、马为领主服役,须向领主纳粮、柴草、鸡、羊

  • 元睿宗

    见“拖雷”(1365页)。

  • 盘匏王歌

    参见“高皇歌”(1915页)。

  • 塔齐布

    1817—1855清末将领。满洲镶黄旗人。陶佳氏。字智亭。初任护军、三等侍卫。咸丰元年(1851),任湖南绿营都司。二年,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进军湖南长沙。他随提督鲍起豹等守城两月余。三年,由曾国藩和湖

  • 上契丹事

    又名《王曾上契丹事》、《王沂公行程录》等。北宋王曾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为贺契丹国主生辰使,归来后向北宋真宗皇帝所上的一篇奏疏。内详记沿途里程、馆驿、民俗及辽燕京、中京的建制等。记契丹地理尤详,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