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马语

白马语

我国白马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布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松潘县以及甘肃省文县等地,使用人口约11000多。白马语内部可分为3个土语,语音和词汇上稍有差异。不同地区的白马人均可通话。白马语的语音特点是:有单辅音40个,塞音、塞擦音、擦音均分清、清送气、浊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前4套,有送气擦音。复辅音有7个,以同部位的浊塞、浊塞擦带鼻冠为主要结合方式。单元音有14个,分鼻化与非鼻化两套,复元音以二合为主,由介音i、u、y组成23个后响复元音,无前响和三合复元音,无韵尾。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是:形态不发达。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词序。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双数和多数语法范畴,有指小词尾。数词“一”有5种不同说法,分别使用在不同环境。量词比藏语的量词丰富,它和数词结合的次序为量词在前数词在后,出现了少量数量次序的词组,数词可单独修饰名词或动词。单数第一人称代词作领格时,韵母要发生屈折变化。疑问代词重叠表示多数。动词有体、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体分将行体、即行体、进行体、已行体、完成体5种,用辅音或元音的屈折变化表示。式有命令、祈使、疑问3种,用词根屈折或添加前后缀等方法构成。态有自动、使动、互动3种,用词根屈折和加后缀的方式表达。表趋向范畴的前缀有8个,加在动词前表示行为动作向某一特定方向进行。形容词无级的范畴。结构助词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工具、处所、比较、从由等7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语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是:单音节词或由单音节按照并列、偏正、表述、支配等关系组成的复合词为主,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四音联绵词很丰富。词汇中有一定数量的早期汉语借词,占12%左右,也有一定数量的早期藏语借词,约占词汇总数10%左右。

猜你喜欢

  • 钵卢勒

    即“波路”(1516页)。

  • 土县丞

    官名。县丞为知县的佐官,分掌粮马、巡捕等事。秩正八品。明代亦在少数民族地区授当地头人为土县丞,令管理本辖区事务,守疆土,抚土民,修职贡,听征调,纳租赋,效忠中央王朝。颁给铜印、敕命,赐冠带,多数准世袭

  • 阴平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西汉在氐族聚居区置,属广汉郡(治今四川金堂县东)。为※十三氐道之一。东汉属广汉属国。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三国、晋改称阴平县(一说东汉改称)。南北朝时,清水氐杨氏曾以此为政

  • 秃巴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唐代称都波。其居地在今叶尼塞河上游一带,与乞儿吉思、撼合纳等部相邻。以狩猎经济为主,冬季“跨木马逐猎”。成吉思汗二年(1207),为术

  • 刀典

    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暹答子。以同父异母兄刀更孟袭为宣慰使后暴虐杀戮,恐祸及自身,遂起事,放逐更孟于景逢。永乐十三年(1415),更孟被缢杀后,次子刀

  • 刚毅

    1837—1900清末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字子良。笔帖式出身。光绪十一年(1885),由按察使擢山西巡抚,后调江苏、广东。任内,于屯田、固边、修渠、疏浚等多有建言并有一定贡献。十二年,巡阅大同镇属营伍

  • 宝堂寺

    召庙名。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西部。俗称西召,又名准格尔召。明天启二年(1622),从西藏请来两位喇嘛,始建。蒙古语称葛丹石达力布大尔展林寺。崇祯元年(1628),重修。立两块石碑。清代名为宝堂寺。

  • 阿瓦巴特庄之战

    清军与张格尔叛军的一次战役。张格尔于※“洋阿尔巴特之战”败绩后,聚众十余万于沙布都尔庄外,临渠列阵,决水挖坝,据险扼守,以阻清军。道光七年(1827)二月二十五日,清将长龄等挥师进击,先以步卒冒险越渠

  • 番部禅师

    僧官名。明清时在甘肃藏族聚居区,封授既管僧众又率土民的僧人首领为禅师,颁给印信,敕书,准世袭,依例朝贡。清代有禅定寺禅师,番寺禅师等。

  • 乌黎

    ?—前114故匈奴右王。又作禽黎、鸟黎。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从匈奴浑邪王(又作昆邪王)归附汉朝,被封为河綦康侯(又作河綦侯),赐食邑600户。元鼎三年(前114)卒,子余利鞮嗣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