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独龙语

独龙语

我国独龙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同县的怒族也使用独龙语。另外,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12000左右。在国外,称日旺语,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独龙语有方言差别,分独龙江方言和怒江方言。方言间差别不大,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和少量词汇上。以贡山四区龙拉独龙语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28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没有送气音。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面前两套。有一套舌面中音,唇齿音是后起现象。有5个腭化辅音和8个唇化辅音。有14个复辅音,由双唇和舌根辅音加后置边音、卷舌半元音构成。还有鼻音加喉塞音构成的3个节尾辅音。有13个单元音,分长短两套,短元音仅出现在带韵尾的音节里。有9个复元音,8个是前响的,由主要元音加i韵尾构成,出现了1个由y介音构成的后响复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构词节尾辅音有m、 n、η、p 、 t、 k、 l、 、?等9个。有3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太大。有丰富的连读音变现象。语法特点:独龙语有丰富的粘附形态和屈折形态,大多数语法范畴和形式都是用形态来表达的。根据形态标志和句法功能,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多数、指小、人称领属范畴,用加后缀或前缀的方式表达。数词或量词都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量词较丰富,它与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在句中作定语或强调施动时,词根元音或声调要发生屈折变化。疑问代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多数。人称代词重叠表示反身。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方向等语法范畴。人称有一、二、三人称,数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均用形态手段表达。动词人称变化除与主语发生一致关系外,在一定条件下还与宾语、主语的定语、宾语的定语发生一致关系。体有将行体、现行体、已行体、完成体,均用加后缀的方式表达。态分自动、使动、互动3种,自动加后缀,使动和互动加前缀表示。式有疑问、命令、祈求、否定等形式,均用粘附性前后缀或词根屈折变化表达。方向有向心、离心、向上、向下4种形式,用后缀表达。形容词作谓语,有与动词相类似的语法特点,但形容词可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的加深。结构助词较丰富,从语法作用看有施动、受动、工具、处所、从由、比较、经由、连同等,另外还有一类定指助词,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单音节或由单音节组合的复合词占大多数,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复合词有并列、偏正、主谓、支配等类。派生词较丰富,以加词头为主,有24个构词词头。四音联绵词很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也有一定数量的藏语、傈僳语和缅甸语借词。以音译方式为主。

猜你喜欢

  • 麻余

    夫余国王。简位居之庶子。位居死,无嫡子,诸加(夫余以六畜名命官名,称马加、牛加等)共立之。卒,子依虑嗣为王。

  • 罗苴佐

    见“罗苴子”(1416页)。

  • 阿史德奉职

    东突厥反唐首领之一。又作奉职。原为单于大都护府辖内突厥首领。调露元年(679)十月,联合※阿史德温傅率单于大都护府辖内突厥部众反唐,拥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24州突厥部众皆应之,众至数十万,击败来讨之

  • 降喀四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一作“夏尼玛三部”、“门尼玛三部”、“达旺四周四措”。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四措为:夏日措、拉乌措、色如措和勺羌夏乌措。四措范围地处管理门隅政教事务的※降喀

  • 越裳

    古越人一支。其分布据《尚书大传》载:“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册府元龟·外臣部》亦说:“南蛮林邑国(汉时属日南郡),古越裳之界也。在交州南,……北连九真”。周初便与中原王朝交往,周成王时,越裳氏曾来朝

  • 双陆

    棋类的一种,由中原传入契丹地区。《契丹国志》称:“夏月以布易毡帐,籍草围棋、双陆。”统治者亦很喜爱,《辽史》曾记,名噪一时的承天太后※萧绰于统和六年(988)九月,曾幸权臣韩德让帐中,命从臣分朋双陆以

  • 蓝妙官

    清光绪朝广西壮族农民反抗土司首领。古零(今马山县境)人。壮族。光绪年间(1875—1908),古零土司对辖区百姓肆意苛索,民不聊生。十三年(1887),号召当地群众拒绝交纳各种摊派,并焚毁土司衙门。土

  • 冒离纳钵

    金代契丹语音译。地名。“冒离”意为“马”,“纳钵”意为“行在所”合之则为皇帝歇马驻跸之地。即金上京。见“上京”(114页)。

  • 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侍卫亲军中之一种。主要以唐兀(党项)人士兵组成。至元十八年(1281),以唐兀军士3千设卫,长官为指挥使,秩正三品。负责守卫大都城(今北京)健德、和义、肃清3门。设门尉3、儒学和蒙古学教授各1。也被

  • 相加

    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等,记其为高句骊国官名序列之第一等级,位在※“对卢”等诸官之上;《北史》、《新唐书》等所列凡12等级官号中,不见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