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特格

特格

通古斯语音译,意为“住在原地不动”或“在河边住下的人”。旧时鄂伦春人与从事狩猎的鄂温克人对对方的一种称呼,皆不用作自称。鄂伦春人均自称鄂伦春,而称居住额尔古纳河旁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为特格;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自称鄂温克,而称住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一带的鄂伦春人为特格。邻近民族也有的称黑龙江上游的居民为“特格鄂伦春”,又称使用驯鹿鄂温克人为“雅库特”,这种交错不同的称呼反映了鄂伦春人与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渊源上的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 神册

    辽太祖大圣大明天皇帝耶律阿保机年号。亦作神策。916—922年2月,凡7年。

  • 裴绰

    唐初疏勒王,又作裴纠。武德(618—627)中赴唐,受封为鹰扬大将军、天山郡公。长期居长安,后入藉京兆。

  • 归绥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郑裕孚编纂。民国二十三年(1934)成书。铅印。1函3册。卷首有绥远省全图、归绥县全图、归绥城郊图。全书分14目,即:舆地、建置、民族、经政、学校、神教、党务、产业、职官、选举

  • 撒满甫尔

    伊斯兰教世界征收的公务费用之一。又译萨蛮普尔,意谓“麦草税”。最初是从每※巴特曼谷物(多指小麦)的※乌守尔税中多收两大口袋麦秸,作为给征税人的报酬。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占据南疆时,改为用钱代替麦秸,

  • 南特奥拉特

    狍皮被。鄂温克语音译。“奥”亦译作“乌”。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此为阿荣旗一带的名称,使用驯鹿鄂温克称“好啦”。形同口袋,上宽下窄,用6张狍皮拼缝而成。为鄂温克族的传统用被,也是猎民冬季外出狩猎

  • 刘阏陋头

    晋代铁弗匈奴首领。又作刘阏头。※刘虎子,※刘务桓弟。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正月,兄卒,嗣位,密谋举兵反代。二月,闻代王拓跋什翼犍引兵西巡,惧,受招谕归降。升平二年(358),因部众多叛离,惧而东

  • 赫尔克提

    1634—1724清代新疆维吾尔族诗人。一译海尔克特。原名穆罕默德·伊敏和卓木·库力·鄂里。喀什噶尔(今喀什)塔孜温区巴鄂奇村人。顺治七年(1650),入经学院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康熙三年(1664

  • 罗布希

    ?—1676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齐墨特氏,世居喀喇沁地方。顺治五年(1648),从征江西叛将金声桓,攻南昌府,先登克城,以功赐“巴图鲁”名号,授二等轻车都尉。七年(1650),恩诏加授一等轻车都尉

  • 祥祐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石州祥祐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初期驻地绥州(今陕西绥德县),称绥州监军司,毅宗奲都六年(1062)改称祥祐军司。后迁石州(今陕西横山县东北)。备宋鄜

  • 密昔吉

    元代汉语白话。对伊斯兰教请真寺的称谓。伊斯兰教徒称为“达失蛮”。一说此称原自阿拉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