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理沙
元代诗人。字允中。回回人。著名诗人丁鹤年胞兄。先世为西域巨商,因助蒙古军西征有功,遂徙居京城大都(今北京)。后随父任武昌达鲁花赤,遂定居武昌。擅于诗,与胞兄吉谟雅丁有异曲同工之妙,时人赞称“二君之诗为足传”。作品多佚。《丁鹤年集》附录中收有其诗作。
元代诗人。字允中。回回人。著名诗人丁鹤年胞兄。先世为西域巨商,因助蒙古军西征有功,遂徙居京城大都(今北京)。后随父任武昌达鲁花赤,遂定居武昌。擅于诗,与胞兄吉谟雅丁有异曲同工之妙,时人赞称“二君之诗为足传”。作品多佚。《丁鹤年集》附录中收有其诗作。
书名。原题管葛山人(即明末清初人彭孙贻,字仲谋,海盐人)撰。11卷。卷1至卷6记述满族先世建州女真的概况,卷7为戚继光、李成梁、杜松等人传,卷8为西人志,卷9至卷11为东人志。是记述满族早期历史较系统
壮语称“吭诞”。壮族民间建立圩场(集市)的第一个圩日子。流行于广西那坡、靖西、德保等县。据1948年《靖西县志》载,源于宋朝。相传北宋末年某年某月某日,壮族地区开始建立圩场。届时,农民们将自产的农副产
契丹语,意“河”。《新五代史·契丹传》记其族发源于※袅罗个没里,称:“没里者,河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即以出生地世里没里而著姓耶律。
桦皮水桶。鄂伦春语音译。因以桦树皮制作得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鄂伦春族旧时传统的生活用具之一。圆形,底部和桶口镶有薄木板,上边钻孔拴马鬃绳,用之提水。黑龙江省逊克和呼玛县一带的鄂伦
?—1812清朝大臣。蒙古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乾隆三十七年(1772),由官学生补授理藩院笔帖式,后擢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五十九年(1794),授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六十年,授西宁办事大臣。嘉庆四年
元朝蒙古官名。又译“速古而赤”、“舒库尔齐”。掌服御事者。《元史·兵志》:“掌内府尚供衣服者,曰速古儿赤。”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文宗天历(1328—1330)初,置奉御24员,其中
县名。在辽宁省西部。原为喀喇沁中旗及敖汉旗牧地,蒙汉人民杂居已久。清光绪三十年(1904)推行“新政”,析其地置县。
1849—1915清末蒙古族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沙尔里克苏木人。牧民拉卜杰子。19岁前在村塾学蒙文,通过自学,通晓汉文、藏文。20岁在巴拉珠尔公手下当书吏,因同情“独贵龙”运动,写诗赞美,受牵连
见“母则黑儿普”(672页)。
突厥、回鹘等汗国官名。突厥语音译。来源甚古,匈奴、大月氏、乌孙之属,皆用之。汉时作“翕侯”。其职世袭,多由可汗子弟担任,通常有继承可汗地位的法定权利。因时代不同,职位高低亦略有差别。《唐会要》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