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漠南蒙古

漠南蒙古

清代居住于蒙古高原南部之蒙古各部总称。因其居地位于蒙古中部戈壁南缘,故称。有内札萨克蒙古和内属蒙古之分。内札萨克蒙古有6盟24部49旗:(1)哲里木盟: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10旗;(2)卓索图盟:喀喇沁、土默特,5旗;(3)昭乌达盟:敖汉、奈曼、巴林、札鲁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克什克腾、喀尔喀左翼,11旗;(4)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阿巴噶、阿巴哈纳尔,10旗;(5)乌兰察布盟:四子部落、茂明安、乌喇特、喀尔喀右翼,6旗;(6)伊克昭盟:鄂尔多斯7旗。以上各旗俱设札萨克,每3年会盟1次。盟设正、副盟长各1名,以简军实,阅边防,理词讼,审丁册,隶理藩院旗籍司。内属蒙古有归化城土默特2旗和察哈尔8旗。例不设札萨克。归化城土默特隶绥远城将军管辖。察哈尔8旗隶理藩院典属司管辖。内札萨克蒙古和内属蒙古统称内蒙古。在以上各部中,除土默特右翼、浩齐特、苏尼特、乌珠穆沁、敖汉、奈曼、鄂尔多斯、札鲁特、克什克腾、喀尔喀左右翼各部、旗王公为成吉思汗嫡裔外,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阿噜科尔沁、茂明安、乌喇特8部16旗王公为成吉思汗弟哈撒尔裔;阿巴噶、阿巴哈纳尔2部4旗王公为成吉思汗弟别勒古台裔;翁牛特部2旗王公为斡赤斤裔;喀喇沁;土默特左翼2部4旗王公为蒙古国大臣者勒蔑(济拉玛)裔。漠南蒙古各部,由于最先归附于满族统治者,并为之属橐前驱,屡著劳绩,故在有清一代,较之其余各部蒙古受宠眷。凡其所辖土地人民,“比于内臣”;“带砺之封,爰及苗裔”;“编户比丁,与八旗蒙古无异”。它是清朝政府最倚重的藩屏。

猜你喜欢

  • 满达理

    ?—1621清初武官。满洲正黄旗人。纳兰氏。世居布颜舒护鲁。天命六年(1621),以佐领随扬古利攻沈阳,奋勇继进,大败明二万援军,先登克沈阳,论功居首。寻随军攻辽阳,率先登城,卒于阵。

  • 民家

    白族旧称。名称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唐朝以前云南洱海地区的“名家”或“明家”。杜佑《通典·边防五、松外诸蛮下》云:“其地有数十百部落,……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太平寰宇记》所载松外诸蛮,昆弥国(

  • 启民可汗

    ?—608隋代东突厥可汗。名染干。原号突利可汗,又作启人可汗。阿史那氏。※叶护可汗处罗侯之子。原游牧于突厥汗国北部地区。素与隋和好,早在开皇二年(582)沙钵略可汗犯边时,即受隋使长孙晟之托,诈告铁勒

  • 时傍

    唐代石桥诏首领。乌蛮。领有今云南大理市下关一带,为※八诏之一。南诏王皮逻阁(蒙归义,728—748年在位)之外孙。后复以女妻皮逻阁之子阁罗凤(时傍之舅)。及邆赕诏王咩罗皮被南诏所败,退居邆川(今云南洱

  • 榆鲁?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榆鲁��为天祚皇帝※永昌宫

  • 隋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隋唐魏征(580—643)、长孙无忌(?—659)等奉敕监修,参加执笔者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85卷,包括帝纪5卷,志30卷,列传50卷。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入唐官至侍

  • 隘寮

    清代在台湾近山险处设置的“防番”机构。接近台湾内山耕民(包括汉人和称作“熟番”的高山族人村寨)常遭“生番”(居于内山的高山族人)外出滋扰,为保护生命、田园及牛只,相继建置关隘防范,往往设于山脚险要处,

  • 巴尔鲁克山一带地方界约

    见“收回巴尔鲁克山文约”(935页)。

  • 耶律羽之

    辽代前期大臣。字寅底哂,小字兀里。契丹族。夷离堇※耶律偶思子,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族弟。史载其性豪爽,聪慧嗜学,能通诸部语言。太祖经营之初,多预军谋。天显元年(926),契丹亡渤海,改东丹国,受任东丹

  • 田强

    西汉末年武陵郡蛮族起义首领。武陵郡酉阳(今湖南永顺)人。蛮族。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后,绿林军、赤眉军起义,武陵地区蛮族受其影响,以田强为首在酉阳起义,势力迅速扩大到沅水东西两岸,有力地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