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
古河流名。又称湘川。今湖南之湘江。《湘中记》云:“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纳潇湘之石矣。故名”。源出零陵郡始安县阳海山(今广西桂林东),与灵渠(湘桂运河)相通。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今金州、零陵、祁阳、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芦林潭入洞庭湖。支流众多,干支流大多可通航。湖南简称湘,即因此水得名。昔湘川蛮居地。
古河流名。又称湘川。今湖南之湘江。《湘中记》云:“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纳潇湘之石矣。故名”。源出零陵郡始安县阳海山(今广西桂林东),与灵渠(湘桂运河)相通。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今金州、零陵、祁阳、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芦林潭入洞庭湖。支流众多,干支流大多可通航。湖南简称湘,即因此水得名。昔湘川蛮居地。
传说中原始时代普米族的氏族首领。是普米人智慧的化身。聪明能干,传说他教人们用高山上的“被尼”(一种青苔)遮身,用细藤串树皮、树叶护体。为改变巢居穴处的状况,教人们用树枝搭窝棚,上覆茅草,普米语称“迁里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治所在大名(今属河北省)。辖大名府及恩州、濮州和开州三刺史州。府州共领县二十、镇二十二。全路共有户口494,414户。贞祐二年(1214),十月,在此路置行尚书省。
西域古族名。参见“仲云” (799页)。
官名。明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不限于苗族)所置小土官,以当地头目充当,因其故俗,使之抚绥土民,谨守疆土,修职贡,听征调,无相携贰。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初任护军校。崇德六年(1641),随军征明,围锦州,遇明经略洪承畴兵于松山,随内大臣伊尔登冲入敌阵,击败之。顺治元年(1644),以署护军参领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
沙陀首领。又称处月酋长沙陀金山。后唐李氏先祖。唐高宗龙朔二年(662),从武卫将军薛仁贵征讨铁勒,授墨离军讨击使。武后长安二年(702),进为金满州都督,累封张掖郡公。卒,子朱耶辅国嗣。
晋代乌桓首领。拥众2千,驻屯乐平(治今山西昔阳)。恃众屡拒汉国刘渊(304—310年在位)招纳。渊辅汉将军羯族石勒定计,伪获罪于渊,投奔之,结为兄弟。使勒率众攻掠,所向无前,为诸胡畏服。汉元熙四年(3
见“萧思温”(1997页)。
1283—1349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红帽系始祖。藏族。属旺古家族。因修炼气功能单衣御寒,故又名旺古热巴(意为“旺古单衣师”)。《青史》作“昌古”。有时又称多丹扎巴僧格。13岁随洛垂查巴受近事戒。1
见“倒喇”(18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