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渤海国志长编

渤海国志长编

书名。金毓黻(1887—1962,字静庵,号千华山民)著。书成于甲戌年(1934),凡20卷。有千华山馆、1977年汉城太学社和台北文海出版社本。卷1与卷2为《总略》,卷1为元以前汉文献中渤海史料摘编,卷2为朝鲜和日本古籍中渤海记事摘抄;卷3《世纪》;卷4《后纪》,即东丹国纪;卷5《年表》;卷6《世系表》;卷7《大事表》;卷8《部属表》,列黑水、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大事记;卷9《宗臣列传》;卷10《诸臣列传》;卷11《士庶列传》;卷12《部属列传》,为黑水、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之记事;卷13《遗裔列传》;卷14《地理考》;卷15《职官考》;卷16《族俗考》,内分种族、姓氏、礼俗;卷17《食货考》,是对渤海物产、唐赐物品和日本赠物比勘今物名的考证和释义;卷18《文征》,辑录中、日古籍中的唐敕命、贺正表、渤海与日本来往书牒及两国文人唱和诗文、渤海遗裔诗文;卷19《丛考》,为作者对50条渤海史事的考证;卷20《余录》,包括余录、补遗、附录三部分。另附《渤海疆域总图》和《东京城图》各1。是论述渤海史的专著,也是一部关于渤海国的中外史料汇编大全。特别是《丛考》中对渤海史上一些问题阐发的见解,颇多精辟之言。不足之处是所录中外史料,不是全按原文,有的加进了自己的语言。

猜你喜欢

  • 图们汗法典

    明代蒙古法规。亦称图们汗大法。由东蒙古察哈尔部大汗※图们(土蛮)主持制订。据※《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蒙古源流》等记载,万历四年(1576),图们汗召集东蒙古诸万户,制订此大法,颁行于全蒙古,并指

  • 索卡尔瓦

    17世纪中期间隅地方部落首领。门巴族。被民众尊为“第巴”(王),辖众约3000户。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执掌西藏政教大权期间,曾派梅惹喇嘛洛卓嘉措回家乡门隅,加强对该地区政教统治,得到其有力支持。清

  • 狐突

    ?—前637春秋时晋国大夫。出身于白狄狐氏。字伯行。其女适晋献公,生晋文公重耳。以外戚在晋任职,封大夫。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晋国内乱,翌年,其二子狐毛、狐偃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入白狄避难12年,

  • 庚戌之变

    明代蒙古俺答汗兵临北京的事件。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34—1549),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为解决农牧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各种方式向明朝提出了数百次“通贡互市”的建议,均遭明世宗为首的顽固派

  • 番平

    清代藏银与汉银折合比例之藏银单位名称。藏银1两5钱约折汉银1两。史籍称藏银为“番平”,称汉银为“库平”,每番平1钱5分,合内地库平1钱整。库平为康熙(1662—1722)年间部库征收赋税,出纳银两所制

  • 罗藏拉卜坦

    ?—1679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土观呼图克图一世。生于青海东川土官庄(今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境)。著名的李土司后裔。私自离家到郭隆寺(佑宁寺)出家为僧,称土官呼图克图,后改为土观呼图克图一世

  • ①古族名。一作蜒。南蛮的一支,亦称蛮蜑。分布在今湖北西南及四川东部。后渐向东南迁徙,进入湖南等地。其地山险水滩,人多戆勇。无蚕桑,少文字。汉代的赤甲军常取其民。蜀汉时,以其劲卒3千为连弩士,后移汉中。

  • 放工

    解放前云南沧源佤族地区富裕户对贫困户的一种剥削方式。一般在农忙季节进行。按习惯规定谁家临时需要劳动力,可以拿些钱交给村寨头人作为寨公用,然后头人负责召集每户派一个工为其劳动一天,他只需再给劳动者准备一

  • 大邦基

    即“大兴国”(82页)。

  • 徐元梦

    1655—1741清朝大臣。字善长。满洲正白旗人。舒穆禄氏。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由庶吉士散馆,改户部主事。二十二年(1683),充日讲起居注官,迁侍讲。二十六年,因与德格勒互相标榜,被劾,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