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剌部
①契丹部族名。一作涅剌。※遥辇氏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举为汗),整顿为20部,涅剌部为其一(有人以为由※纳尾部发展而来)。时由涅勒统领。契丹开国后,更其部夷离堇(军事首领)为令稳。辽圣宗统和十四年(996),又改称节度使,戍黑山北。隶北府,属西南路招讨司。司徒居郝里河侧,凡戍军隶节度使,留后户隶司徒。下辖北塌里、南察里2※石烈(县,一说乡)。 ②见“尼剌部”(644页)。
①契丹部族名。一作涅剌。※遥辇氏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举为汗),整顿为20部,涅剌部为其一(有人以为由※纳尾部发展而来)。时由涅勒统领。契丹开国后,更其部夷离堇(军事首领)为令稳。辽圣宗统和十四年(996),又改称节度使,戍黑山北。隶北府,属西南路招讨司。司徒居郝里河侧,凡戍军隶节度使,留后户隶司徒。下辖北塌里、南察里2※石烈(县,一说乡)。 ②见“尼剌部”(644页)。
我国台湾省高山族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包括20余种语言,现在尚使用的有13种,使用人口约30万。高山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高山族语言分为3个语组:(1)泰耶尔语组,分布在北部山地,南投、
见“氐”(610页)。
部分台湾高山族的称谓。清代亦称“平埔番”。主要散布在台湾西部和北部沿海平原及浅山。因其大多居于较为平坦的地区,故名。过去有人将其分为若干支:凯达加兰人,分布在基隆、淡水及台北附近;噶玛兰人,分布在今宜
见“唐努乌梁海”(1925页)。
见“纳若”(1266页)。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北部高原”。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山山脉之间,为高寒荒漠。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在山岭与湖泊间夹有水草丰茂的河谷盆地,亦称藏北草原。最初属于古老的象雄
1903—1968革命干部。辽宁本溪人。回族。1937年参加革命,次年参加马本斋的抗日义勇队,1938年并随马本斋部参加八路军。先后被派在“冀中区回民抗日联合会”、“冀鲁边区回民救国总会”工作,任总会
见“招讨使”(1375页)。
约1890—?傣族起义领袖。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勐龙区人。傣族。原为武术教头,以教授武术之便,广结乡人,于傣历1275年(1913)聚众四五千人于曼纳囡,上书要求勐龙土司减免官租,并领导群众组成农民武装
唐时疏勒王。天宝十二年(753)赴长安,受封为折冲都尉,赐紫袍、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