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歇家

歇家

清代青海西宁地方开设之货店。四川、玉树等地藏蒙商人将货物委托其代为转售。分官设和私营两种。官设货店常以粮、茶、烟、酒和布疋易换牧民之皮毛、牲畜、鹿茸等土产。私营有时店员贪利,私贩茶、火药、口粮潜往西宁口外与藏族贸易;或于山僻处私设小店,成为劫掠贡物者于此销卖赃物易粮和火药之所。为禁私设货店,道光二年(1822)规定青海蒙古由西宁办事大臣衙门发票易粮,每票注明口粮、为数,牲畜数目准用一次,按程途远近限期缴销。粮一石配茶三封,亦由西宁大臣给票。藏族易粮买茶,则由各寺喇嘛及头人报明户口计买,按蒙古之票办理,有劫掠贡物者不准代为请票,严禁粮、茶出西宁关口。三年,规定牧民至西宁贸易由丹噶尔主薄报明委员会同营官、货店查明人数,许入口,仍令出具甘结,禁夹带奸徒。后因货多壅滞,货店有拖欠之弊,于二十一年(1841)规定藏商未卖之货寄存货店,次年来时,令货店将货交清,倘拖延骗勒,照诓骗律治罪。内地商人于此贸易,令以现银与藏商交易。货店寄存藏商货物,照典商收当之例,遇灾照价赔偿。民国时期,外国商人于西宁设立洋行,亦通过货店以现钱或茶、布匹、粮易换大量羊毛。

猜你喜欢

  • 卡亚玛

    见“斤勒”(372页)。

  • 东羌

    东汉至魏晋时对内迁羌人部落的统称。因与其他羌人部落相比,居地偏东,故称。从东汉初年开始,西羌部落先零、烧当、钟羌、牢姐等不断起兵反抗东汉政府的统治与压迫。汉朝屡出兵镇压,并强迁其部众于陇西、汉阳、安定

  • 东夷

    古代夏族及后来的汉族对东方诸民族的泛称。“夷”原是夏商周时期对周边各族的泛称,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夷蛮戎狄配四方,因有是称。《礼记·王制》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南方曰

  • 莽语

    我国自称maη35的“莽人”使用的语言。当地傣族称他们为“岔满”。莽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南课新寨、平河中寨、下寨和雷公打牛等4个村寨,共500人左右。在国外主

  • 察哈尔通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书之一。察哈尔主席宋哲元监修,梁建章总纂。民国二十四年(1935)成书,铅印,28卷。1966年6月文海出版社出版,共2558页。卷1—7为疆域编卷,8—10为物产编,卷11—21为

  • 阿第

    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康熙十三年(1674),以副都统从顺承郡王勒尔锦征叛藩吴三桂至湖广,连败敌将陶继智于宜都县松滋朱家铺。十四年,征叛镇王辅臣,率本旗兵败其子王继正兵于平凉府。三十年(1691),

  • 出连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原居漠北,后与乞伏氏、斯引氏、叱卢氏同出阴山南徙。晋代,与乞伏氏相随,先后居于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治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等地。约东晋初,乞伏述

  • 西山八国

    唐代西山诸羌部落的统称。西山为唐代对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的泛称。广义的西山包括今阿坝、甘孜两州乃至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诸羌部落聚居于此。唐代中期,西山诸羌中有8个较大部落崛起,号称“西山八国”,即

  • 迁那

    烧当羌首领。※滇吾九世孙。东汉后期,率种人归汉,被封为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处于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其后裔于十六国时期建后秦。

  • 不剌合臣

    即“忽鲁合真”(14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