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仁孝

李仁孝

1124—1193

西夏第五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崇宗李乾顺长子,母曹氏。夏大德五年(1139) 16岁即位,时夏国发生饥荒、地震灾害及哆讹领导的蕃部大起义。因纳群臣建议,立赈济法,令各州赈济灾民,减免租税;遣西平都统军任得敬镇压了哆讹等部族起义。采取若干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又允许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封建所有制关系亦进一步得到巩固,使夏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天盛十年(1158)始立通济监铸钱。又逐步完善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改定官制,各州设州主、通判、正听、都案等职。参照宋朝律令编纂《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新法》等法律典籍。令乐官李元儒重修乐书,赐名《鼎新律》。人庆元年(1144)六月,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学员增至3千人。又在宫中设立小学,置教授,吸收宗室子弟入学。二年七月,建大汉太学,亲临学校释奠。三年(1146)三月,尊孔子为文宣帝。四年八月,立唱名法,策试举人;又设童子科。五年(1148),复建内学,选派名儒主持讲学。天盛十三年(1161)正月,立翰林学士院,以焦景颜、王佥等为学士,修纂夏国实录。任用刚正直言的斡道冲为中书令,擢任国相。在位鼓励大臣直言进谏。十五年(1163)五月,下令大禁奢侈,追封创制西夏文字的大臣野利仁荣为广惠王。乾祐元年(1170)五月,在金国的支持下粉碎外戚任得敬图谋分割国家的阴谋,诛杀任得敬,灭其族党。在位55年。死后谥圣德皇帝,庙号仁宗,墓号寿陵。

猜你喜欢

  • 虎延璋

    民国初年伊斯兰教经师。四川成都人。回族。幼承家学,攻读伊斯兰经典与汉文。后赴陕西、河南开封从师求学,结业后在河南许昌等地当开学阿訇。擅长“克俩目”(即认主学,或称教义学),承袭陕西高派学风。后受马广庆

  • 拔要

    见“巴岳特”(410页)。

  • 流鬼

    古代东北地区部族名。居地《新唐书》称在“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三面皆阻海”,即前苏联堪察加半岛。今有说在阿拉斯加半岛。唐贞观十四年(640),其首领遣子三译朝贡于唐,唐授其为骑都尉。地严寒,无五谷、

  • 番族

    明末清代对台湾高山族的称谓。亦称“土番”。清代文献根据高山族人的“归化”与“未归化”或按其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区分为“熟番”、“生番”及“野番”,所谓“内附输饷者曰熟番,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或曰野番。”

  • 纳林河

    清代新疆河名。中亚锡尔河上游。唐代称真珠河。清《西域水道记》云:纳林河西流,有喀喇河自北来汇后,凡西南流四五十里,折而西北流四百余里,始出中国境外。原为中国新疆河流,后被沙俄并吞。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

  • 顾纳岱

    ? —1648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三等男觉罗拜山子。初袭父爵。清崇德三年(1638),从征明,败明兵于山海关、丰润。后至山东败明内监冯永盛、总兵侯应禄军,克博平。晋爵一等男。顺治元年(1644),

  • 苗年

    苗族传统节日之一。源于庆丰收及祈祝来年五谷丰登。在苗历每岁十月(农历约十月五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之间)第一个丑日或卯日、辰日举行(各地不同)。有大年、小年之分。第一个丑日为大年,第二三个丑日为小年。大年

  • 李贽

    1527—1602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福建泉州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本名林载贽,后改姓李,字卓吾,又字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祖辈皆从事航海贸易或担任翻译。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历任教谕

  • 充固巴图鲁

    ?—1650清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姓他巴努图哥氏。世居阿尔泰杭爱地方。天聪三年(1629),从军征明。崇德三年(1638),从准塔巴图鲁击破明军。八年(1643),从贝勒阿巴泰征明,攻任邱县,先登克

  • 元晖

    ①(?—519)北魏宗室。字景袭。鲜卑元氏(拓跋氏)。河间公元德子。颇涉文史。宣武帝即位,拜尚书主客郎,改给事黄门侍郎。迁侍中,领右卫将军,掌禁中要密之事。迁吏部尚书,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2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