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晋宁石寨山汉墓

晋宁石寨山汉墓

汉墓群名。位于云南晋宁县城西北5公里滇池旁石寨山。1955年至1957年先后发掘古墓葬20余座,出土器物4000余件。以青铜器最多,有生产工具、兵器、生活用具、铜鼓、乐器、铜俑、工艺品、仪仗饰品、车马饰、钱币、印信等;其他为铁器、金银器、陶器、石器、玉、玛瑙、绿松石、料珠等。从墓室结构、随葬器物器形演变、器物类型,并与其他地区文物比较,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墓葬年代可分作四个时期:一、西汉初(或较早)至文帝时;二、西汉中期,文帝至武帝初年;三、西汉中晚期,武帝至王莽时;四、西汉晚期至东汉初年。遗物以西汉中期的居多。出土的铜鼓及工艺品上铸造或刻画有表现各种社会生活的生动人物图象或模型,其中有从事农业、手工业(纺织作坊)、畜牧业、狩猎等生产活动的,有举行祭祀、集市贸易、武装斗争的各种场面。从中可看到奴隶主役使不同族属的男女奴隶的情景。对研究汉代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生产、商业和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新集慈孝记

    辑译自汉文的西夏文儒学著作。中兴府承旨番大学院学正曹道安集译。写本,蝴蝶装。页面19.5×13.5厘米,面8行,行22—25字。仅存下卷,计36面。分为婆媳、伯叔侄、姑侄女、兄弟、姐妹、夫妻、妯娌、舅

  • 慕容奕洛干

    即“慕容涉归”(2441页)。

  • 丁国栋

    ?—1649清初回民反清起义首领。回族,甘州(今甘肃张掖)回籍军官。顺治五年(1648)四月,因对清“重满轻汉”和“剃发令”不满,与回籍军士米刺印等率回、汉官兵起义反清。杀巡抚、总兵,据甘州,拥立明延

  • 青阳先生文集

    亦名青阳文集、余忠宣公集。书名。元代党项人余阙撰。因余氏曾耕读于青阳山,故名。9卷。卷1为诗集,卷2至卷8为文集,门人郭奎辑;卷9有诗14首、文8篇,张毅续辑。明正统十四年(1449)沅陵县丞高诚汇刊

  • 西施

    又称西子。春秋时越国有名佳丽。浙江诸暨苧罗村人。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4),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屈辱求和,并入吴为质。勾践为了博得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与范蠡施以美人计。与郑旦两人被选,献于吴王。吴王

  • 泰出

    见“塔出”(2155页)。

  • 肇州蒙古屯田万户府

    见“肇州”(2482页)。

  • 苴咩睑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又名“阳睑”。治所在“阳苴咩城”,又名“紫城”,系南诏神武王阁罗凤于赞普钟十三年(唐广德二年,764)所筑,即今大理县旧城。王都所在,直接委官治理。参见“十睑”

  • 木土

    1364—1434明代云南丽江土官。纳西族。字养民。纳西族名阿初阿土。※木初(阿得阿初)长子。永乐十七年(1419),自备马匹方物赴京进贡,准予袭土知府职,赐钞锭彩缎表里。二十一年封中顺大夫,世袭知府

  • 酉溪

    古河流名。又称酉水。汉武陵郡内五溪之一。水导源益州巴郡临江县(今四川忠县)故武陵之充县(今湖南桑植)酉源山,东南流。东经迁陵县、酉阳、沅陵。东南经潘明垒(三国吴将潘濬征讨五溪蛮时,营军所筑)。南注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