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省立俄文法政专门学校
民国时期培养中俄外交人员的高等学校。1924年,新疆都督杨增新以新疆同苏联交涉频繁,精通俄语及国际政治法律人材奇缺而创立。从省立中学第一班择优录取汉、回、维、满、锡伯族毕业生30余人为生员,全部官费,聘请俄人、迪化(今乌鲁木齐)和内地知名人士为教员,开设俄语、中国古典文学、心理学和法律等课程。第一期学生1928年毕业。时杨遇刺,学校亦停办,除个别学生外,俱未被重用。1930年改为俄文法政学院,1935年又被盛世才改为新疆学院。
民国时期培养中俄外交人员的高等学校。1924年,新疆都督杨增新以新疆同苏联交涉频繁,精通俄语及国际政治法律人材奇缺而创立。从省立中学第一班择优录取汉、回、维、满、锡伯族毕业生30余人为生员,全部官费,聘请俄人、迪化(今乌鲁木齐)和内地知名人士为教员,开设俄语、中国古典文学、心理学和法律等课程。第一期学生1928年毕业。时杨遇刺,学校亦停办,除个别学生外,俱未被重用。1930年改为俄文法政学院,1935年又被盛世才改为新疆学院。
见“兀兰卫”(108页)、“兀刺卫”(109页)。
汉代匈奴城名。位于阗颜山(又作寘颜山,约为今蒙古国杭爱山南支)附近。赵信原为匈奴小王,降汉,封翕侯。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以前将军随卫青击匈奴,失利,复降匈奴,封为“自次王”,位尊仅次于单于,单
朝鲜语音译。旧时朝鲜族男子所穿的长袍。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外出时,穿在※“则羔利”之上。斜襟,无钮扣,袖子宽大,衣长过膝。多为灰色或白色。穿时,将前襟交叠,以长布带在一旁打结即成。据载始于朝鲜三国时期(
清末广西提督冯子材镇压海南岛陵水、崖县等地黎族人民起义后所制“善后”方案。共12条,其内容主要是:开辟十字大路,使来往畅通;屯兵要冲之地,安营弹压;分设抚黎局,委任黎族上层为局以下各级头目,令其自为约
见“耶律隆绪”(1320页)。
门巴语音译。旧时门巴族祈盼儿童健康成长的习俗。流行于西藏门巴族部分地区。给小孩理发后,把剪下的头发收在一起揉成团,挂在孩子胸前,称“杜马”。意为使孩子平安长大。
前秦越厉王苻生年号。355—357年,凡三年。
在南京中华门外花木乡南北中村。为纪念清初伊斯兰学者刘智(约1664—1739)所建。始建于乾隆(1736—1795)年间,先后于同治九年(1870)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原建有石门柱一对。华
地名。即今西藏自治区比如县。位于怒江上游沿岸,东接昌都专区之丁青县、边坎县,南与嘉黎县相对,西接那曲县,北临索县。因境内有比如部落,故名。境内有错松曲等10余条河流及郭普错湖泊。有格鲁派、宁玛派寺院及
布依语称“力勒歪练”。布依族和苗族民间直吹单簧乐器。流行于贵州布依族、苗族地区。用竹管制成,形似箫,长约17厘米,直径很小。因吹奏时,或两人同时奏两只同音阶的箫,或一人同时奏两只同音阶的箫,故名。布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