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喜果

撒喜果

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族婚姻习俗。又称撒喜。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福建、河南、山东等地。源自古代波斯、阿拉伯人婚礼中之“撒金豆”及宗教信仰之俗。侨居中国的波斯、阿拉伯穆斯林巨商结婚时,于婚礼当天在女方家由阿訇念完“尼卡哈”(证婚词)后,向新郎、新娘身上撒黄金豆粒,意为喜庆日散天课施舍贫民,贫苦的穆斯林拾之均分。后民间改为撒四果(核挑、枣、花生、白果),让围观的大人、小孩拣食,意为知感真主赐结良缘。后由于受汉族的影响,其意义和内容亦随之变化,逐渐演化为求吉利,撒喜果象征吉祥幸福、子孙满堂。“核桃”谐音“和头”,取意和睦相处,白头偕老;“枣”谐音“早”,取意早生贵子;“花生”取意“儿女双全”。婚礼之日散发,其方式各族有所不同:回族是新郎站在新房门口向在院中的宾客散发;东乡族是在阿訇念完喜经(即尼卡哈或称证婚词、合婚经)后,由娶亲人当场散发;保安族是由女方所请阿訇或主持人向围观者散发男方送来的喜果;撒拉族是在阿訇念完尼卡海(哈),新郎由件郎引领向女方长辈致“色俩目”问好后,给在场的人撒喜果,同时还要散发“古古麻麻(一种油炸的小方块食品)。

猜你喜欢

  • 王珣

    1177—1224蒙古国将领。字君宝。本姓耶律氏。契丹族。善骑射,武力超人,貌黑,人称“哈喇元帅”。祖世为辽代望族,金世宗大定(1161—1189)初年,因避移剌窝斡兵事,徙辽西,更姓王,遂为义州开义

  • 阿兀出

    ?—1202蒙古国建立前泰赤乌部首领之一。又译沆忽、沆忽阿忽出。享“把阿秃儿”(又作“拔都”,意为“勇士”)称号。素与蒙古部铁木真(成吉思汗)不睦,屡相争战。宋庆元六年(1200),为铁木真和克烈部王

  • 额埒卫

    见“兀列卫”(108页)、“兀力卫”(108页)。

  • 罗藏巴丹丹丕钟麦

    即“罗藏贝丹旦丕仲美”(1426页)。

  • 亦孙哥

    见“也松格”(141页)。

  • 伊尔德

    1606—1661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天聪三年(1629),从其叔扬古利略明锦州、宁远有功,复随军征明北京,败山海关援兵。五年,从征明大凌河。因功授骑都尉世职,寻擢护军统领。崇德二年(1

  • 中山侯钺

    春秋末中山国器物。铸造于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中山武公主政之前。为一大型铜钺,钺面铭文为“天子建邦,中山侯��作兹库钎以敬氒众”,为记中山国君被周天子封为侯爵而铸。中山

  • 阿史德颉利发

    唐代后突厥贵族。又作哥解颉利发。毗伽可汗大臣。开元十二年(724)七月,受毗伽可汗遣赴唐求亲。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深受礼遇,曾随玄宗野猎。唐朝以其位轻礼薄,终未允婚,八月,离长安返归。

  • 黄军起义

    民国时滇西地区各族反土豪斗争。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丽江地区,在纳西等族人民中播下革命火种。1938年10月,金沙江两岸的各族人民在贫农张文耀等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土豪劣绅。中甸、剑川、维西

  • 宝命真经直解

    书名。亦名《汉译宝命真经》。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最早的汉文全译本。清末经学大师马复初(1794—1874)译。译于19世纪后半叶,20卷,未译完即遭杀害。后又毁于火灾,仅存5卷。今有1927年上海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