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风戍
古地名。以该地有承风岭而得名。岭在廓州广威县西南,东北去鄯州313里,故吐谷浑界。戍设在承风岭附近吐谷浑与唐交界处,地在今青海贵德北千户庄一带。戍扼隋、唐通西方之要道,也是吐谷浑等民族与隋、唐互市之地。武德八年(625),唐应吐谷浑王伏允(597—635年在位)所请,于此设市。
古地名。以该地有承风岭而得名。岭在廓州广威县西南,东北去鄯州313里,故吐谷浑界。戍设在承风岭附近吐谷浑与唐交界处,地在今青海贵德北千户庄一带。戍扼隋、唐通西方之要道,也是吐谷浑等民族与隋、唐互市之地。武德八年(625),唐应吐谷浑王伏允(597—635年在位)所请,于此设市。
契丹符契。上圆下方,形如方响,上方有孔,穿绳。镀金,缕刻契丹大字“”(意“敕走马”)。在南司内收掌。每遇下五京等处取索财物,及进南朝物品,以此牌信带腰间为凭。
1910—1948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西宁塔尔寺寺主。1915年,经金瓶掣签选定为阿嘉五世转世灵童,是为阿嘉呼图克图六世。幼年在塔尔寺学习因明、般若等经典。1925年入京朝觐,赏坐黄轿暨承用前世
即“马訾水”(179页)。
地名。又作八思墩、八丝墩。明代撒里畏兀儿东迁所到达之地,在今青海省祁连县境内。明朝政府特颁发给其大头目管辖此草原的执照。广为流传的历史民歌对此地有如下描写:“走过了千佛洞(敦煌莫高窟),穿过了万佛峡(
土族神话史诗。流行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及民和县官亭一带。歌词分:起唱、混沌、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周末等部分。其中周末部分主要演唱老子、释迦牟尼、孔子3个历史人物的诞生,以及道、释、儒三教的创立,受汉
古代蒙古萨满教祭祀习俗。古蒙古语音译,意为“以竿悬肉祭天”。据《蒙古秘史》记载,早在成吉思汗的第十世祖孛端察儿(蒙古孛儿只斤氏始祖)以前就流行此习俗。祭祀时,全氏族的成员会聚在一起,将牲畜(或野兽)连
见“恩拉达卜”(1870页)。
古印。已收存者有8颗。其中7颗是乾隆四十年(1775)颁给的官印,一为五十年(1785)颁给。前7颗形方,边厚10. 6厘米,厚3.1厘米。背有小型虎纽,高6. 5厘米。边镌有汉文“乾隆肆拾年玖月 日
唐代著名画家。西域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人。著名画家尉迟跋质那之子。师从其父,以于阗的凹凸画法熔铸中原画技著称,善画佛像、鬼神、人物、花鸟。贞观十三年至景云(639—711)年间活跃于中原画坛,与阎立本
见“合亩制”(8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