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打箭炉

打箭炉

地名。今四川康定县。东界冷边,西邻瞻对,南接理塘,北临小金川,西北至甘孜。为瓦斯土官游牧地。相传诸葛亮南征,命部将郭达造炉打箭于此,故名。一说该地为达、析二水汇流处,藏语谓汇流为“渚”,故称“达析渚”,音讹为打箭炉。自唐代起,该地商贾云集,茶马互市兴旺。明隶青海,永乐五年(1407)土司阿旺甲木磋以随征功授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世袭,为明正土司辖地。康熙三十五年(1696)勘界后,准西藏于此贸易,藏人由驻该处之西藏营官管束;土司内之事由该地土司管理。旧设监督1员,以权税课,后裁改由打箭炉同知厅管理,隶雅州府。四十年(1701),复明正土司。清军入藏驻准噶尔和廓尔喀时,督、抚皆驻该处调度。雍正八年(1730),置阜和协参将、都司、千把、外委各1名,率兵镇守。十一年(1733,一说七年),置打箭炉厅。乾隆二十年(1755),增加阜和协营兵马,令阜和营游击管辖。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直隶厅,属建昌道。后所属各土司陆续改流,分设厅、县。宣统三年(1911),改为康定府。民国年间改为县。其地为川边门户,扼卫、藏咽喉,管辖关内外土司及理塘、巴塘粮务,炉霍耳屯务。为西康商业中心,输入以茶为主,转贩各县,输出之药材、皮货多销京沪各地,亦为朝贡互市之要口。

猜你喜欢

  • 额里克

    见“阿里不哥”(1223页)。

  • 张耀堂起义

    近代四川西昌等地彝汉人民的反清斗争。清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初,四川西昌县民团十三团团总张耀堂,在辛亥革命、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下,又受到“三平先生”(即在成都就学的同盟会会员王西平、刘次平,西昌保

  • 涅剌部

    ①契丹部族名。一作涅剌。※遥辇氏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举为汗),整顿为20部,涅剌部为其一(有人以为由※纳尾部发展而来)。时由涅勒统领。契丹开国后,更其部夷离堇(军事

  • 阿旺曲丹

    1677—1751清代西藏地方高僧。藏族。为西藏热振寺一世(一作六世)呼图克图。亦称脣徵阿齐图诺门罕,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青海黄河南岸尖扎噶摩浦地方。康熙二十六年(1687),于青

  • 甘木里

    即“哈密”(1630页)。

  • 乌蛮七部

    唐代部落名。为东爨乌蛮的主要部分。一曰阿芋路,居曲州(治今云南昭通市,后废)、靖州(治今云南大关县附近,天宝末废)故地,即今云南鲁甸境;二曰阿猛,(或作阿旁)居今云南大关县城区;三曰夔山(约在今昭通市

  • 巴塘教案

    清驻藏帮办大臣凤全为在康区实行改土归流,于1905年在巴塘屯扎,兴办农场,筹划收复瞻对,并限制每寺僧人数目不得超过300人,20年内不准藏民剃度为僧等。引起土司头人和寺院僧人的反对,指责其包庇洋教,消

  • 袍达夫人厥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其中三宫设有闸撒。袍达夫人厥只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闸撒。

  • 豪民

    古代中原地区对巨富或称豪一方者的称呼。史籍亦以此称夫余族社会中的奴隶主。《三国志·魏志·夫余传》:“邑落有豪民,名下户皆为奴仆”。

  • 罗卜藏车凌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一译罗卜藏策楞。博尔济吉特氏。※昆都伦乌巴什四世孙。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妹夫(一说姐夫)。初隶准噶尔。雍正九年(1731),因不满噶尔丹策零统治,与避居准噶尔之青海罗卜藏丹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