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城
见“延津州”(820页)。
见“延津州”(820页)。
清代新疆湖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又名伊西洱库尔淖尔。《西北边界图译汉考证》作伊西洱库尔。又作雅什里库里。“库尔”、“库里”与“淖尔”皆“湖”之意。即今帕米尔高原上的雅什库里(原中苏待议地区)。
见“释鲁”(2259页)。
土族语音译,又译察汗蒙古尔,意为“白蒙古”。青海省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为清代西藏与哲孟雄(锡金)分界处。又作罗那克山。乾隆时设有鄂博。
见“萧绰”(1990页)。
书名。①南齐※黄闵撰。为早期武陵地区之地志。内容包括:景物、山水、池潭、陂田、城池、古迹等。早佚,部分辑入《汉唐地理书钞》、《荆湘地记》。《后汉书》注,亦引其文如:“山高可万仞。山半有槃瓠石室,可容数
五代后梁开平年间苗族起义首领。靖州(今湖南靖县)人。苗族。开平四年(910),与杨成磊等率领靖州地区苗、侗族农民于飞山岩(在今湖南靖县境)暴动。围攻武冈。持续斗争至乾化元年(911),后楚王※马殷遣昭
见“热西丁”(1856页)。
即“焦”(2250页)。
唐时西域于阗王,又作尉迟屋密、尉迟㕎密。姓尉迟氏。原臣于西突厥,贞观六年(632),遣使赴唐献玉带,十三年(639)又遣子入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