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桃甲
春秋后期赤狄反晋起义首领。周定王十三至十四年(前594—前593),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先后被晋景公击灭,部众大部并入晋,成为农奴或军卒。因不堪奴役,不断起兵反抗。周敬王二十四年(晋定公十六年,前496),乘晋国内讧,与赤狄另一首领析成鲋率狄师起义,反抗晋国统治。一度围攻晋都绛(在今山西侯马市西),不久兵败,本人逃入朝歌(今河南淇县),析成鲋奔周。此后狄人的反抗斗争并未终止,至战国时,还在浍水(今山西浍河)起兵反抗魏国统治。
春秋后期赤狄反晋起义首领。周定王十三至十四年(前594—前593),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先后被晋景公击灭,部众大部并入晋,成为农奴或军卒。因不堪奴役,不断起兵反抗。周敬王二十四年(晋定公十六年,前496),乘晋国内讧,与赤狄另一首领析成鲋率狄师起义,反抗晋国统治。一度围攻晋都绛(在今山西侯马市西),不久兵败,本人逃入朝歌(今河南淇县),析成鲋奔周。此后狄人的反抗斗争并未终止,至战国时,还在浍水(今山西浍河)起兵反抗魏国统治。
书名。元代回回学者瞻思(1277—1351)编撰。成书于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是一部治理黄河的历史文献。本书系将宋代沈立《河防通议》及金代都水监《河防通议》合并、重新编订而成。分6门,门各有目,
1522—1597明代伊斯兰教学者、中国经堂教育陕西学派创始人。字明普,又字普照。陕西咸阳渭城胡家沟人。回族。幼习儒业,长随同乡高师祖习伊斯兰教之学。曾到麦加朝觐,回国后,率先改革传经方法,提倡经堂教
西夏文书用语。卖地、典当、借贷者,立契约文书时,在此名义下署名画押。
①见“屈利俟毗可汗”(1546页)。②见“莫何”(1823页)。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血古只”。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其中三宫设有闸撒。穴骨只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闸撒。又,辽圣宗※兴圣宫下有两※抹里(相当于“乡”,
书名。全称《青史佛教教法源流》。通称为《青史》。藏族学者桂译师※熏努贝(1392—1481,一译廓诺·迅鲁伯)著。明成化十二年,(1476)成书。成化十七年(1481)在熏努贝去世当年,由大译师索南绛
见“特楞古特”(1874页)。
古地名。位于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亨滚河(阿姆贡河)口对岸,下距黑龙江入海口150公里。山崖上有明永乐十一年(1413)、宣德八年(1433)所立《敕修永宁寺记》及《重建永宁寺记》2碑。自立碑处沿江东北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二年(657)以摄舍提部(又作摄舍提暾)置。辖地位于博罗塔拉(今博乐县)一带。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藏语音译。※封地文书(萨兴噶登)之一种。指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由达赖喇嘛或摄政盖印颁发的、写明某地或某领主产权及应负担和应减免差役、租赋的文诰。参见“萨兴噶登”(20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