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罕廋尔
清代地名。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旗东(今蒙古巴彦乌拉南)。地因山得名。土地肥沃,牧草丰茂。康熙(1662—1722)末年,清朝政府与准噶尔部关系恶化,清军为防备策妄阿拉布坦派兵袭击,于其地筑城布防。雍正九年(1731),以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在和通泊战役中失利,自科布多移驻其地。十年,以旧城狭小,顺承郡王锡保奏准增修木城。寻,因清军移驻乌里雅苏台,被改为粮秣储备处。为清代前期清军防御准噶尔的战略要地。
清代地名。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旗东(今蒙古巴彦乌拉南)。地因山得名。土地肥沃,牧草丰茂。康熙(1662—1722)末年,清朝政府与准噶尔部关系恶化,清军为防备策妄阿拉布坦派兵袭击,于其地筑城布防。雍正九年(1731),以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在和通泊战役中失利,自科布多移驻其地。十年,以旧城狭小,顺承郡王锡保奏准增修木城。寻,因清军移驻乌里雅苏台,被改为粮秣储备处。为清代前期清军防御准噶尔的战略要地。
唐代武陵僚人起义首领。石门峒人。僚族。原为石门峒(今湖南石门)峒首。广明元年(880),在朗州雷满起义影响下,聚集族人数千,组织“朗北团”,操长刀柘弩攻州县,陷澧州(今湖南澧县),杀刺史吕自牧,自称刺
即“消奴部”(1933页)。
古代移居中国犹太人的总称。元代汉籍称“术忽”或“主鹘”。阿拉伯语“犹太人”音译。因宗教、习俗与回回人相近,入寺时须用蓝布缠头,清代史籍又称之为“蓝帽回回”。从19世纪在开封发现的犹太碑文推测,其徙居中
吐谷浑之省称。见“吐谷浑” (766页)。
1784—1826清代白族诗人。初名李鳌,字占亭,号即园。祖籍山东,张姓,先世于明初迁居大理,后融入白族。高祖张克明改姓李。两岁时又随父李元章迁居昆明。自幼好学,致力于经史辞章,能文工诗。嘉庆二十四年
西汉末年武陵郡蛮族起义首领。武陵郡酉阳(今湖南永顺)人。蛮族。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后,绿林军、赤眉军起义,武陵地区蛮族受其影响,以田强为首在酉阳起义,势力迅速扩大到沅水东西两岸,有力地配合
?—172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札萨克亲王※善巴从子。康熙三十年(1691),赴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封札萨克辅国公。三十五年
地名。原为邓柯府,东界甘孜,南至同普,西接西宁、玉树,北连石渠,由德格、林葱、春科三土司属地合并而成。属德格土司。为康藏北道之咽喉,系一游牧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德格土司兄弟争袭时,该地土司曾
西域精美丝织品的一种。又作丘兹锦。公元5世纪始产于龟兹(今新疆库车),故名。为当时丝织业高度发达的产物。
①北魏徐州刺史(宋王、东魏王)鲜卑元法僧年号。525年,凡1年。一作大启。 ②唐代南诏昭成王晟丰祐(又作劝丰祐、丰祐)年号。约848—859年,凡12年。与明朝熹宗朱由校年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