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多罗贝勒

多罗贝勒

爵名。满语音译。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五等之称。册封贝勒,授以诰书。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9等封爵,位列第三。顺治六年(1649),增定为10爵,位次仍旧,定贝勒之子降封贝子。十年(1653),增列为12爵,位次退居第五,位居※长子之下。乾隆三十九年(1774),复定功封(答勋旧)、恩封(酬帝亲)之制。凡属恩封者,此爵以袭次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为止,即以此等公爵反复世袭,不再下降。贝勒,正妻以封夫人,又封侧室2人。此爵缺出,即以其夫人所生一子(如无嫡子,可以庶子)依例办理。夫人所出余子,初封二等镇国将军;侧室之子,初封一等辅国将军;别室所居妾媵之子,初封奉恩将军。封前,常例考以满语和马步箭,名曰考封。此外,清廷于蒙古诸部落、维吾尔族中,亦封有此爵,以蒙古者为多。

猜你喜欢

  • 龙木头都留等一十二族军民千户所

    元代在四川羌族地区设置的土司名。隶松潘宕叠威茂州等处军民安抚使司。设达鲁花赤1员,千户1员。

  • 朔州丁零

    丁零之一部。因居朔州而得名。朔州,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此处丁零大多姓鲜于氏。北魏孝昌二年(526),五原降户鲜于修礼起义于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未几,朔州丁零鲜于阿胡、库(厍)狄丰乐等

  • 不空

    705—774唐代佛教译经师。全称不空金刚,又称不空三藏。梵名阿目佉跋折罗。原籍北印度(一说狮子国)。婆罗门种姓。幼年随父移居中国。15岁出家,从金刚智学梵本悉昙章及声明论。精通梵语、巴利语,善解一切

  • 设罢

    契丹语音译。“侈盛”、“丰盛”之意。余靖在庆历三年至五年(1043—1045)先后三次出使契丹,益晓契丹语,曾在辽兴宗的筵席上作汉语与契丹语交杂的《北语诗》,受到兴宗赞赏。首句为“夜筵设罢臣拜洗”,自

  • 索诺木达什

    ?—1749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北左翼旗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塔萨博罗特次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准噶尔军占据拉萨,清军分二路向西藏挺进,奉命率所部驻柴达木。雍正元年(1723),因拒附

  • 阿旺班垫曲结嘉木参

    1854—1886清代西藏济龙呼图克图十世。清文献又称济龙通善呼图克图、达擦济龙呼图克图。驻济龙寺(又称功德林寺、汉名永安寺),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牙隆扎西仔。咸丰八年(1858)

  • 慕容望

    ?—386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又作慕容瑶。鲜卑慕容氏。西燕国君※慕容冲之子。建明元年(386),慕容,觊被杀后,为左仆射慕容恒为帝(《资治通鉴》记恒所立为慕容瑶),改元建平。不久为尚书慕容永执杀。

  • 阿懒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坡陀”,即“地面不平坦”之意。金代女真人不论男女,皆有以此命名者。如完颜撒改之子※完颜宗宪本名阿懒,海陵王之昭妃亦名阿懒。

  • 纳汝

    部分纳西族的自称。“纳”意为“大”、“黑”;“汝”意为“人”或“族”。他称“摩梭”。主要分布在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边、盐源等县。详见纳西族(1269页)。

  • 讨赛篱

    又记作讨赛咿。契丹语,意“五月”,契丹族对端五节的称谓。俗于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做衣,并奉首领,君臣宴乐,食渤海膳艾糕,饮大黄酒。又以五彩丝绕成索缠背,称作“合欢结”;妇人以彩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