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厦

噶厦

藏语音译,意为“发布命令的机关”。旧译“噶厦公所”或“噶沙公所”,即原西藏地方政府。清乾隆十六年(1751),※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乱被平定后,清廷废除原封郡王、贝子辨理藏事的制度,改设噶厦,由※噶伦(三品官)4人(3俗1僧)主持,下设仲益(秘书)2人、传达官4人、侍卫4人、埃仲(公差)2人,组成西藏僧俗农奴主阶级专政的统治机构,秉承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意旨,共同处理西藏地方事务,遂成定制。下置※仔康(又作锱康,审计处)和※译仓(秘书处)两个机构,及诸勒空(办事机构),分别管理不同事务。1959年3月,解散,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

猜你喜欢

  • 必莫者

    ?—1398明洪武年间贵州仡佬族暴动首领。贵州沧浪人。仡佬族。寨长。洪武三十一年(1398)二月,会同水西阿旷毕部首领么不,与西堡(今贵州六枝北)土官,聚众举兵,烧屯堡。西堡阿革傍与阿黎寨3千余人群起

  • 武溪集

    书名。镇压侬智高起义的宋军副将余靖(1000—1064,字道安,广东韶州曲江人,汉族)撰。20卷。内容含诗、序、论、记、制诰、判词、表、启、杂文、墓志等几大类,为其平生所著,其中卷5收《大宋平蛮碑》、

  • 大定府

    见“中京”(292页)。

  • 龟林都督府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六府七州”之一府。位于今土拉河上游、肯特山西麓。以同罗等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以同罗大首领时健啜为右领军大将军、都督。隶燕然都护府

  • 康陵

    西夏襄宗李安全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约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 乌纠鲁达

    清和民国初期鄂伦春族以※乌力楞”或※“安嘎”(一作阿那格)为单位出远猎的领导者之一。一作“乌纠尔达”,鄂伦春语音译。由同猎者全体成员选举产生,为※“塔坦达”(狩猎长或家族长)的副手,故有的地区称“小塔

  • 庶吉士

    官名。明初置,始分设于六科,永乐以后专属翰林院。先进士中文学、书法兼优者为之。清沿其制,顺治三年(1646)定制,每科新进士殿试后,由内三院题请皇帝从中选文学兼优、年富力强者为之。入翰林庶常馆学习,称

  • 齐齐尔里克盟

    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诸盟之一。以赛音诺颜部24旗会盟于齐齐尔里克地方而得名。东界土谢图汗部,南临大漠,西与北接札萨克图汗部。为喀尔喀蒙古中路。地兼耕牧,有矿产及盐池。清代直隶理藩院。民国初年,由驻库伦办

  • 石重信

    918—937五代后晋宗室、大臣。字守孚。先世本西域石国胡人,后随沙陀归唐,也称沙陀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后晋高祖※石敬瑭次子(一说第四子),为后唐明宗李嗣源外孙,李氏所生。史称其敏悟

  • 特楞古特

    部落名。又译特凌古特、捷连乌特。俄国人又称之为“白喀尔木克”、“山区喀尔木克”。成吉思汗时期依附蒙古。后海都叛元,为所辖。明代隶瓦刺。清代前期从属准噶尔部。主要驻牧于叶尼塞河上游至鄂毕河上游的阿尔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