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仑公司
民主改革前西藏大农奴主索康、赤江、夏格巴等合股兼营的买办商号名,设于印度噶伦堡和拉萨。专营从印度进口茶叶、呢绒、布疋、绸缎、珊瑚珠宝,从西藏出口羊毛、皮张和珍贵药材等。享有免交进出口税等特权。
民主改革前西藏大农奴主索康、赤江、夏格巴等合股兼营的买办商号名,设于印度噶伦堡和拉萨。专营从印度进口茶叶、呢绒、布疋、绸缎、珊瑚珠宝,从西藏出口羊毛、皮张和珍贵药材等。享有免交进出口税等特权。
?—339东晋时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护辽。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就六眷之孙(一作弟)。晋太宁三年(325),段末波死后,弟段牙立。以段牙欲徙都为罪,辽率族人攻杀牙,自立。咸和六年(331),受晋
吐蕃之别称。又称赭面国。据敦煌汉文文书《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有此称。有藏文“gdong dmar gyi yul”意译。参见“赭面图”(2487页)、“吐蕃”(765页)。
唐代南诏大臣。亦作张俭成,又名张化成。白族先民。云南大釐(今大理喜洲)人。开南普苴诺大首领张宁健子。据《僰古通纪浅述》称,唐玄宗先天元年(712),盛罗皮继南诏王位时,被封为“国老”。其后,据元代李京
清朝征讨三岩的战争。三岩位于西藏东部与四川交界处,为由川入藏的要路。其头领屡唆众劫掠官兵、商旅,梗阻通道,清政府为确保由川入藏之路畅通,曾多次用兵征讨,其中重要者有三次:(1)乾隆四十五年(1780)
1884—1962彝族民主革命者。字志舟。彝姓纳吉。祖籍四川金阳(今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后迁云南昭通县(今云南昭通市)定居。1911年参加“保路同志军”,10月,在四川宜宾加入援川滇军。1912年
1903—1956革命活动家。蒙古名都楞仓,字雁秋。内蒙古原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蒙古族。热河师范学校毕业。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新疆伊犁额鲁特人专称。见“额鲁特营”(2535页)。
鱼肉干。赫哲语音译。亦称“才尔嘎查”。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鱼、兽肉是赫哲人旧时的主要食物,为保证常年和灾年有肉可吃,他们将捕鱼旺季捕得的鱼晒成鱼干储存备食。晒鱼干多在风多、凉爽、气候干
见“马湖蛮”(178页)。
阿剌伯语音译,意为“兄弟”。伊斯兰教派别之一。清末民初,由马万福(又名马果园,东乡族)为首的十大阿訇所提倡。主张凭经行教,称为遵经派。反对以往伊斯兰教各派中的汉化仪式和思想,反对门宦制度,提倡经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