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德纳巴德喇
清代卫拉特蒙古高僧。蒙古族。幼年出家,随咱雅班第达从事传教活动,担任其主管侍从——绥本堪布。清顺治九年(1652),陪同咱雅班第达入藏,朝拜达赖五世。十八年(1661)作为咱雅班第达的全权代表到爱呼斯河慰问和硕特部阿巴赖台吉。次年护送咱雅班第达灵柩至西藏拉萨。八年后,到西藏迎请咱雅班第达的转世灵童,受到达赖喇嘛召见。精通蒙、藏语言文学,曾与其他僧人合作,为咱雅班第达补充翻译37种佛教经典。晚年撰成《咱雅班第达传》。
清代卫拉特蒙古高僧。蒙古族。幼年出家,随咱雅班第达从事传教活动,担任其主管侍从——绥本堪布。清顺治九年(1652),陪同咱雅班第达入藏,朝拜达赖五世。十八年(1661)作为咱雅班第达的全权代表到爱呼斯河慰问和硕特部阿巴赖台吉。次年护送咱雅班第达灵柩至西藏拉萨。八年后,到西藏迎请咱雅班第达的转世灵童,受到达赖喇嘛召见。精通蒙、藏语言文学,曾与其他僧人合作,为咱雅班第达补充翻译37种佛教经典。晚年撰成《咱雅班第达传》。
见“王忠”(201页)。
书名。清史馆总纂吴廷燮受《新疆大记》作者阚凤楼孙托而作。全书共9卷,分疆域、山、水、村屯、道路、沟渠、户口田赋、部族、物产、郡县建置始末等。记事至民国十一年(1922)。是继《新疆图志》之后又一部有重
满语音译,意为“途上中食之处”,也译为“尖营”。清代两行宫(行营)之间所设的“打尖”之处。此行营至彼行营常70—80里,必半日方到,故其间例设一尖营,供止饥休息,满语谓之“乌墩”。乾隆(1736—17
吐蕃※达布聂西赞普(松赞干布之祖父)时大臣。曾创议并制造升、斗及秤,以称粮油。此前吐蕃无交易之信物标准。自是使吐蕃产生衡量之制,对促进吐蕃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故藏史称其为※“吐蕃七良臣”之第三位。
即“代来城”(570页)。
北周起义首领。详见“白郁久同”(606页)。
?—1687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洪鄂氏。顺治十二年(1655),以护军校随宁南靖寇大将军陈泰出师湖广,于岳州、武昌败明桂王军。十七年(1660),随安南将军洛讬赴福建,败入厦门之郑成功部。康熙二年
?—443后仇池国君主。一名羌奴。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玄之子。南朝宋元嘉六年(429),父卒,继位,旋为其叔杨难当所废。九年(432),被难当封为镇南将军,镇宕昌(一作石昌)。后因谋
参见“附邻”(1259页)。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政权。※“六府七州”之一州。经奚结等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于奚结部地。隶燕然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