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喇嘛教

喇嘛教

即藏传佛教及西藏佛教的旧称或俗称。此称在明代张居正所撰北京番经厂碑文中已见。清季及民国时,文献中多见此称。在近现代西方藏学界文章中在用Buddhism in Tibet”或“Tibetan Bud-dhism”(西藏佛教)的同时,也多采取“Lamaism”(喇嘛教)的说法,但藏族史书及其宗教界均无此种称谓,仅以“西藏佛教”(bod gyi nang bstan)相称。意大利学者杜齐在其《西藏的宗教》一书中认为,“喇嘛教”这种称呼是因其特殊的宗教形式定型于15世纪的宗喀巴时代,其称谓随之而生。此说已为西方大多数藏学界所采用,国内用法不统一,目前多采用“藏传佛教”代称“喇嘛教”。详见“藏传佛教”(2571页)。

猜你喜欢

  • 耶尔戈木

    其与义都部落称为“戈巴盎”的内涵相同。见“※赫戈木”(2421页)。

  • 厄鲁特

    清代对漠西蒙古诸部的总称。又译额鲁特。一说蒙语ogeled(高大、壮大)之汉译,原为卫拉特蒙古具体部落(卫拉特联盟中处于魁首之部落)名,后逐渐与卫拉特通用;一说为蒙语留下来之意。国外学者又往往沿袭突厥

  • 耶律希亮

    1247—1327元代大臣。初名秃忽思。字明甫。契丹族。为中书令※耶律楚材孙,※耶律铸子。自幼随父受业燕京(今北京),天资聪慧,九岁能诗。一生所著诗文颇多,连同随军纪行,集为《愫轩集》30卷,今不见传

  • 英军人侵干坝宗事件

    1902年6月,英印政府借口“藏人违背”1890年条约,占据锡金领土,派遣英驻锡金行政官怀特率兵200入侵西藏,直抵干坝宗,进行武装挑衅,勒令干坝宗守备及40名藏军撤离该地。班禅遣使严斥英人侵疆的非法

  • 陶针

    壮族民间传统医术。亦称“瓷针”。流行于广西壮族民间。主治外感伤风、腰脊背痛、急性痧症等,男女老少均可使用,尤多用于治疗儿科脐风、夜啼、伤食、疳症、虚羸、腹痛等症。施术时,先将破陶瓷碗片置于清水中洗净,

  • 禾泥

    古族名。今哈尼族。始出于元代文献。《元文类·招捕》:“至元十三年正月,罗匐甸官禾泥阿禾必招降。”《元史·张立道传》:“禾泥路大首领必思反。”罗匐甸即今元江,在哀牢山西麓。《元文类·招捕》还载:“江头江

  • 洛都

    地名。因地有洛都谷而得名。在今青海乐都县北。东汉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武至金城閤门县(今兰州广武县西南)与羌人战。永平元年(公元58年),又率军与羌人战于此,为羌人所败。

  • 孟父族帐常衮司

    见“孟父房”(1557页)。

  • 贵英

    见“长昂”(364页)。

  • 零陵蛮

    古族名。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零陵郡,以居其郡而得名。分布在今湖南西南与广西北部接壤地带。秦属长沙国。两晋泛称※槃瓠蛮。东汉元初三年(116)在羊孙、陈汤等人领导下,聚众千余人,著赤帻,称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