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尼语

哈尼语

我国哈尼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澜沧江以东、元江以西的广大地区,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若干县内。使用人口约110多万。在境外,主要分布在与我国相邻的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除越南外,国外的哈尼族称阿卡(Ak ha)。哈尼语有方言差别,这种差别与不同的自称有密切关系。自称哈尼或雅尼的说哈雅方言;自称碧约和卡多的说碧卡方言;自称豪尼和白宏的说豪白方言。方言间差别较大,彼此很难通话。以云南省绿春县大寨话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27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舌面两套,唇齿擦音只有清音,并且只出现在汉语借词中。双唇音有一套带腭化的音,共4个。无复辅音。有20个单元音,分松紧两套各20个,有6个复元音,由i、u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均为后响,无前响复元音和三合元音。复元音仅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有4个声调,其中中升调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辅音、元音、声调有一定的组合规则,高平调只出现在松元音,中平、低降松紧元音中都出现,清送气辅音不与紧元音拼,清不送气辅音(擦音除外)不与松元音拼。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形态,但不很完整。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复数,在名词后加“们”表示。有相当一批名词可以和数词结合构成自身的计量单位。量词较丰富,与数词结合得较紧,与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数和复数,复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有格范畴,分主格、领格和宾格,除用后置助词表示外,代词本身用声调变化表示。疑问代词用疑问语素a31和xa55构成,疑问代词重叠表示多数。动词有态、情貌等语法范畴,分别用助词或虚化动词表示。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有词头,还有表示程度加深的词尾。结构助词较丰富,在句中经常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其语法意义有表示施动、受动、处所、从由、工具、领属、补充等。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词汇主要由单音节或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构成。复合词有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主谓关系4类。派生词以加前加成分为主。借词主要来自汉语,以音译为主。早期汉语借词与同源词较难区分。

猜你喜欢

  • 卫所

    明代建置名。明初立军卫法,京师及各地均设卫所。划数府为一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凡驻军5600人者称卫,1120人称千户所,112人称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一总旗辖50人),小旗辖10人。军士

  • 西夏译经图

    描绘西夏翻译佛经的图画。刊于元代木刻本西夏文《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卷首,页面27×27厘米。绘僧俗人物25身,西夏文款识12条63字,标明图中重要人物的身分和名字。译场正中端坐主译人安全国师白智光,两旁

  • 蒲昌海

    西域古湖名。见《汉书》、《后汉书》西域传。《史记·大宛列传》称盐泽。《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又名泑泽。辅日海、牢兰(《释氏西域记》作牢兰海)、临海。清代《汉书西域传补注》:回部(维吾尔)语称罗布淖尔

  • 伯麟

    ?—1824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瑚锡哈哩氏,字玉亭。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翻译举人考取笔帖式。三十六年,中举人。累官至内阁学士,历任盛京兵部、户部侍郎,后兼管奉天府。六十年,以袒护旗员,下

  • 和龙

    见“龙城”②(494页)。

  • 长寿天亲可汗

    ?—789唐代回纥汗国第四代可汗。名顿莫贺,亦称顿莫贺达干、顿贺达干。药罗葛氏。※英义建功毗伽可汗移地健从父兄。初任宰相,唐大历十四年(779),劝阻移地健勿犯唐遭拒绝,遂利用回纥内部原信奉的萨满教与

  • 叶密里

    见“叶密立”(539页)。

  • 诸蕃志

    南宋地理名著。赵汝适撰。作者曾领福建提举市舶司,对海外情况十分熟悉。录其采访所得,于宝庆元年(1225)成书。书作上下两卷。上卷为国志,收录交趾、占城、宾瞳龙、真腊、登流眉、蒲甘、三佛齐、单马令、凌牙

  • 撒剌儿

    撒拉族史称。参见“撒拉族”(2493页)。

  • 里甲制度

    明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和便于征调赋役,在甘肃河州(今临夏)回、东乡、撒拉等民族聚集区推行的基层政权组织制度。洪武(1368—1398)中期,河州已设有45个里,其中东乡有12个里。后因人丁消亡、迁徙、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