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剌嗔

哈剌嗔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哈喇真、哈刺慎、阿刺嗔、哈刺庆、喀喇沁等。始见于拉施特《史集》,称“合刺赤”。源于中亚草原的游牧部落乌古思人,约形成于7世纪。后迁至阿姆河以南,成为强大部落。到蒙元时期,称“哈剌赤”。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拖雷奉父命出征马鲁(在今阿富汗西北),曾将该部人征入蒙古军队。窝阔台时,钦察人班都察举族归降蒙哥。忽必烈时代,班都察“尝侍左右,掌尚方马畜,岁时挏马乳以进,色清而味美,号黑马乳,因目其属曰哈刺赤”。至元二十八年(1291),忽必烈命土土哈“率哈剌赤万人”,成为该部的世袭领主。土土哈及其子床兀儿、孙燕铁木儿、重孙唐其势、塔刺海等在元朝政治斗争中起过非常作用。入明,称“哈刺嗔”。瓦刺领主脱欢称雄漠北,该部属之。脱欢卒,其子也先与岱总汗脱脱不花争权,该部投脱脱不花。孛来领该部崛起于蒙古,曾参与护送元裔伯颜猛可(孛罗忽)逃离瓦刺至兀良哈部。景泰五年(1454),击杀瓦刺领主阿刺知院,众至数万,立脱脱不花幼子马可古儿吉思为可汗,自任太师,控制蒙古实权,势力所及,西至河套,东至兀良哈三卫及女真地区,并单独与明朝通使贡马。成化二年(1466),孛来被翁牛特部的毛里孩杀害,该部归入右翼永谢布万户,由亦不刺统治。正德元年(1506)后,在亦不刺率领下进入河套。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大败右翼,永谢布万户10营溃散,唯该部独全。后被巴尔斯博罗特第四子昆都力哈(巴雅思哈勒)占据,成为世袭领主。嘉靖(1522—1566)初,由河套迁往宣府塞外。约嘉靖二十六年(1547),察哈尔部东迁辽河流域后,与俺答汗长子辛爱黄台吉进占其旧牧地,是俺答汗称霸蒙古的得力助手。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和平协议,受明封为都督同知,职位仅亚于俺答汗。在张家口与明朝互市。后又向东发展,控制朵颜卫等,并与之混合结亲。崇祯元年(1628),被察哈尔部林丹汗征服,部分并入朵颜卫,朵颜卫改称喀喇沁。不久,归降后金。入清后通译称喀剌沁。据《西域图志》载,准噶尔前后12鄂托克中,亦有喀喇沁鄂托克。昆都力哈世系如下:

昆都力哈一摆三勿儿威正台吉(黄把都)—白洪大台吉一打利台吉

猜你喜欢

  • 安阳

    ?—1383明初云南寻甸军民府土官。彝族。初署理寻甸军民府(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洪武十六年(1383),亲自赴京朝觐,贡良马、虎皮、毡衫等方物,诏赐衣服、锦绮、钞锭,实授寻甸土知府。返家

  • 阿姑尕拉吉

    撒拉语音译,“阿姑”为对姑娘的美称、爱称,“尕拉吉”意为“黑丫头”。青海循化等地撒拉族民间故事。由讲述者低声吟唱,叙述美丽姑娘尕拉吉与长工高斯古日阿吾彼此相爱,高斯古日阿吾因常领村里穷人反对地主,被地

  • 鄂实

    ?—1758清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大学士鄂尔泰次子。乾隆元年(1736),由荫生授三等侍卫。十三年(1748),赴金川军营,历授二等侍卫、头等侍卫。十八年(1753),擢蒙古正红旗副都统

  • 萧仲宣

    1094—1157辽末投金大臣。本名野里补。契丹族。为越国王※萧仲恭同母弟。史载其聪敏好学,沉厚少言。在辽时,因母为辽道宗季女,五岁时,即遥授郡刺史,累加太子少师,为本部详稳。辽亡前夕,为护卫太保左右

  • 策勒村事件

    民国初年新疆各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爱国斗争。1912年2月,居住在新疆于田县策勒村的俄国商人色依提,因仗势横行,任意敲榨勒索,强占水利,目无中国国法,激起当地群众义愤,被控入官,受拘押。获释后又于6月

  • 蜂筑

    清代云南永昌府葫芦国部落首领。佤族。汉称葫芦王。雍正、乾隆年间人。葫芦国辖今沧源县班洪、班老和与其毗邻的缅甸永邦一带。葫芦国的来历与当地佤族广泛流传的人类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传说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 罗卜藏丹津

    ①蒙古族喇嘛学者。亦译作罗卜桑丹津,梵文名苏摩提沙沙那达罗。生活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上半叶。拥有“固什”称号。为喀尔喀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后移居归化,今呼和浩特)的弟子。著有蒙古著名编年

  • 瓜步山

    山名。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埠山。南临大江,南北朝时为鲜卑与汉族统治者争夺的军事要地。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大举攻宋,率军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宋都建康(今南京)。同

  • 罗福成

    1885—1960我国早期研究西夏文字、契丹文字和女真文字的专家。浙江上虞人。字君美。罗振玉长子。先后毕业于江苏师范学校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兽医科。相继旅居日本京都、天津和旅顺。在京都时,与弟罗福苌共同研

  • 犍陀卫

    见“乾陀罗”(19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