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夷

和夷

古族名。今哈尼族。《禹贡·梁州》下说:“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北宋苏轼《东坡书传》说:“和夷,西南夷名也。”南宋毛晃《禹贡指南·和夷底绩》下说:“和夷,西南夷。”清代胡渭《禹贡锥指》说:“和夷,涐水南之夷也。”涐水即大渡河,见于《汉书·地理志》“蜀郡青衣县”下注和《水经注释·江水一》下注。可见早在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和夷已分布于今四川大渡河南岸及雅砻江以东的连之海、海子等沼泽地带以及发源于连之海的阿泥河(安宁河)流域。和夷、和蛮、和泥(哈尼语义“泥”为“人”)的含义,同为“和人”,当为早期哈尼族先民。参见“哈尼族”(1633页)。

猜你喜欢

  • 下溪州

    古地名。①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移溪州治所于今湖南古丈县东北,改称为下溪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于其地筑城,改名会溪城。②南宋绍兴中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后废。境内有苗、土家等少数民

  • 后晋高祖

    见“石敬瑭”(453页)。

  • 点蜡幔

    蜡染古名。南方少数民族工艺技术之一。宋代已见记载:“以蜡刻板印布,入靛缸渍染,名点蜡幔”(《溪蛮丛笑》)。蜡染工艺制作方法,先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成液态,用蜡刀蘸蜡液绘于布上。经染色,变成蓝、灰、红

  • 尼满河卫

    见“亦麻河卫”(874页)。

  • 积石山驿道

    明代驿道名。明初于积石山(在今青海东南部)设银川驿和长宁驿。中为“马递”、“步递”、“急脚递”所循的驿道。从河州城(今甘肃临夏西南)出发,西行40里至银川驿(今积石山铺川乡),再行80里至长宁驿(今积

  • 重台

    元代奴婢之奴婢的称谓。社会等级最低。陶宗仪《辍耕录》:“凡婢役于婢者,俗谓之重台。”

  • 高昌故城

    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为高昌王王城所在地。位于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南约4公里阿斯塔那(汉名三堡)村东、哈拉和卓(汉名二堡)村南。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为西汉王朝车师前国境内屯田部队所筑,称“高昌壁”、“高昌垒

  • 李继迁

    963—1004夏州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曾改名赵保吉。宋银州防御使李光俨子,母罔氏。生于银州无定河侧之山寨(在今陕西米脂县境,今称李继迁寨)。幼善骑射,智勇双全。宋开宝七年(974)授管内都

  • 牛宗碑

    古碑。位于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城西12公里江边乡一碗水村西侧。为通往勐野井盐矿和普洱县的旧驿道。碑系细砂石制,高97厘米,宽52厘米,碑文约563字,立于嘉庆十六年(1881)秋。字迹损坏颇大。碑

  • 刀两竜

    1219—1273宋代云南西双版纳第五世※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原名匋两竜。傣族。※匋陇建仔之子。南宋宝祐五年(傣历619年,1257),父卒,继位,为景龙金殿国国主。与宋朝建立联系,受赐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