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

地名。又名海兰儿、呼伦布雨尔。因其地有呼伦、贝尔两湖,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其地东西410里,南北792里。东至齐齐哈尔,西、南邻蒙古,北至黑龙江。唐虞属山戎地。周、战国、秦属东胡、山戎地。汉属匈奴左地。后汉属乌桓地。三国、魏入鲜卑。晋属鲜卑宇文部段部。后魏、北齐属室韦,北连乌洛侯,南接地豆于。隋唐属室韦地。辽属上京道静州边地及乌古迪烈部,黑车子室韦。金属乌古迪烈统军司及北京路泰州边地、弘吉剌诸部境。元属合撒儿后王封地。明属元裔脱古思帖木儿驻牧地,后置扎童、只儿蛮、失郎山、阿鲁必等卫。清康熙年间(1662—1722),置呼伦贝尔副都统驻此。乾隆八年(1743),改总管兼副都统衔。光绪十四年(1888),置呼伦厅,三十四年(1908),改呼伦直隶厅,厅境为索伦、新巴尔虎、厄鲁特、陈巴尔虎诸旗牧场。1912年,厄鲁特总管胜福等在沙俄策动下,一度宣布“独立”,后撤销“独立”,划为呼伦贝尔特别区。1913年改县。清初至民国,境内有索伦、达斡尔、鄂伦春、瓜尔察、蒙古、朝鲜等族居住。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建呼伦、兴安两盟。1954年合并为呼伦贝尔盟,现辖4市、6旗、3自治县。盟政府驻海拉尔市。

猜你喜欢

  • 突厥、回鹘官名。突厥语音译。职同得详,据西突厥东五部有五“啜”推之,地位当为一部之长。“啜”之前常加形容词,如称“屈律啜”“梅禄啜”等。

  • 荧泽之战

    春秋时狄人灭卫国的战争。晋献公(前677—前651年在位)“启土”向外扩张,驱赶北狄,占据大片狄土。狄人被迫向东迁徙,进入华北平原,与邢、卫等诸侯国发生冲突。周惠王十五年(前662),狄人向邢国发动进

  • 阴凉河

    即“锡伯河”(2363页)。

  • 纳喇特岭

    清代新疆山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或作那喇特达巴罕。“达巴罕”,西蒙古语,“岭”之意。属天山山脉。今新疆新源县南那拉特山。

  • 郡利部

    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新唐书》称其在黑水部“益北行十日”处,约居住于今黑龙江入海口附近地区;但有不同说法:一说在前苏联阿姆贡河上游左右,或说在精奇里江即前苏联结雅河东、西源之间的

  • 法因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费雅河卫。永乐八年(1410)二月,法因河等处女真首领秃刺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古木河等2卫同时设立,以秃剌等为指挥。十年(1412)三月,兀速麻河等处女真首领把失

  • 大化总归

    伊斯兰教译著。清末伊斯兰学者马复初口述,弟子马开科等译。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分上、下两卷。书名乃阿拉伯文伊斯兰教经典《甫苏思》的意译。为《四典会要》之续篇。“大化”取意真主化育万物,化生万物

  • 安出

    即“徒单镒”(1891页)。

  • 的令

    ?—1374明洪武年间苗族起义首领。贵州平伐(今龙里东南一带)人。苗族。洪武六年(1373),与的若等率大平伐苗民起义。谷峡、刺向关等地苗民纷起响应,聚众树栅,攻的敖等寨。七年,遭贵州指挥张岱的镇压,

  • 宁夏数花

    回族曲艺之一种。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其特点是多人同台演出,一般为先领唱,后合唱,每段均有齐声合腔,有时也间以说白。每段唱词常由花名起兴(如茉莉花、牡丹花等等),引出演唱内容,最后回到花名上来以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