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填
毛南语音译,意为“两人对抗赛”。毛南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流传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及邻近毛南族聚居区。比赛时,画一中有分线、直径约3米的圆圈,运动员分站圆心两边,两腿下蹲,双臂曲回胸前,双手紧抱肘关节,一声令下,双方即开始互拱对方肩膀(拱其他部位犯规),被拱倒或拱出圈外者,即输方。不受场地、季节、器材限制,深为青少年所喜爱。
毛南语音译,意为“两人对抗赛”。毛南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流传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及邻近毛南族聚居区。比赛时,画一中有分线、直径约3米的圆圈,运动员分站圆心两边,两腿下蹲,双臂曲回胸前,双手紧抱肘关节,一声令下,双方即开始互拱对方肩膀(拱其他部位犯规),被拱倒或拱出圈外者,即输方。不受场地、季节、器材限制,深为青少年所喜爱。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候补知州沈潜修纂。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后成书。手抄本。两函10册,共20卷。卷一参修姓氏、凡例、星度、建置;卷二巡幸、公署,卷三疆域、职官;卷四山川、学校;卷五典礼、田赋
见“伊吾”(802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海兰城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该地女真首领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喜乐温河等11卫同时设立。据考在今吉林省和龙县东北。
地名。古浩门县属地。在今青海民和县东北约2500米处。据《元和郡县志》,浩门县为东汉置,属金城郡。因县治临浩门水而得名。北周时废,并入广武(今甘肃永登)。唐初始有“降唐”名称。宋为唃厮啰辖地。明定青海
①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又称乙弗勿敌国、乙弗国。晋代分布于西海(又称曲海、屈海、青海,即今青海湖)一带,东邻南凉之鲜卑秃发氏,南界吐谷浑。有部众万余落。因居青海,首领称青海王。风俗与吐谷浑相
明置。永乐三年(1405),湖广都指挥佥事谢凤招抚治古等18寨苗族首领龙答哥等175户,皆内附。以其地设长官司,龙答哥为长官,给印章,赐冠带、袭衣、钞币,蠲其民租徭等。隶贵州宣慰司。其地为苗族聚居地。
蒙古族民间传统舞蹈。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的南端,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带。经三、四百年之发展、演变,广泛流行于内蒙古农牧区各族群众中。复经专业人员的加工、升华,展现于舞台上。民间流传
古县名。西汉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宜良县南,一说在云南路南县。南朝梁废。其地今有苗、彝等民族居其境内。
即“神册”(1768页)。
南北朝时文州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州名为族称。分布在今甘肃文县白龙江南岸一带。北周武成(559—560)年间,举兵反,文州选军讨平之。有谓※廪君蛮或※槃瓠蛮之后裔。后大多与汉族或氐羌系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