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却英多吉

却英多吉

1604—1674

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世活佛。又作噶玛巴·却英多吉。藏族。生于青海果洛堪希塘。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被迎入寺院学经。次年,举行戴冠典礼,随巴卧祖拉嘉措在拉钦寺受戒,得阅甘珠尔及丹珠尔经,12年间均在粗浦寺学经。其间曾数遣使贡明于,并到蒙古地区传教。四十六年(1618)藏巴汗彭措南杰确立对卫藏的统治后,曾给彭措南杰一方印信,承认其统治。并应邀访问拉萨。藏巴汗死后,又应藏巴汗妻子请,前往桑主则(即日喀则),主持丧礼,访问拉萨大昭寺。建造了迪洛巴、那若巴、玛尔巴及弥拉日巴等噶举巴派大师人物像,并先后朝拜桑耶寺、萨迦寺、腾格里湖等名寺圣地。对藏巴汗丹迥旺波(嘉错南杰之子)与格鲁派的斗争表示厌烦,不介入,反对藏巴汗用兵。崇祯十五年(1642),藏巴汗被支持格鲁派之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俘杀,藏巴汗地方政权覆亡,格鲁派得势后,被五世达赖指责参予反对格鲁派,驻地遭固始汗军攻击,许多人被杀,其宗教地位受到冲击,遂避居不丹东北部的库堆地方,后转道赴云南丽江达耶冈寺。在该地停留三年。受到木土司王室的欢迎。后又去果洛,康区,再返丽江。清康熙十二年(1673),返拉萨,在布达拉宫与五世达赖相会。旋归粗浦寺。次年,圆寂。

猜你喜欢

  • 德昂

    德昂族自称。亦作纳昂、尼昂、达昂。“昂”,德昂语“山洞”、“岩洞”之意,“德”、“纳”、“尼”、“达”为尊称的附加语,意即“住在山洞的人。”相传开天辟地时,洪水泛滥,大地淹没,人类濒临灭绝,只有少数人

  • 札噶尔

    1884—1943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巴林右旗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光绪二十一年(1895),袭札萨克多罗郡王爵。二十七年(1901),命在乾清门行走。三十年(1904),命在御前行走。辛亥革命后,加封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土谢图汗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杭爱山东、喀里雅尔山南,额尔德尼召东北。东至萨拉噶山梁接本部中左旗及中右旗界,南至察罕乌苏接军台界,西邻赛音诺颜部额鲁特旗,北抵得尔素图多奎接本部左翼前旗。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

  • 粮务员

    见“驻藏粮员”(1553页)。

  • 刚氐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西汉时在氐族聚居区置。又作刚羝道。为※十三氐道之一。属广汉郡(治今四川金堂县东),东汉属广汉属国。在涪水(今涪江)上游,有金银矿。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蜀汉改县,晋废。

  • 平夏部

    党项羌部落名称。原居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的党项羌,因唐初吐蕃兴起,大部分被迫迁至今甘肃、宁夏、陕北一带。迁夏州(今陕西靖边县)一带的党项羌部落,因其地平沙漠漠,为南北朝时期赫连

  • 八路军驻新办事处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设在新疆的办事机构。1937年10月,为对新疆军阀盛世才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国际援助,保障同苏联交通运输孔道的畅通,在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设立办事处。先后由周小舟、滕代远、邓发、

  • 五路把都儿台吉

    ?—1613或1614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译称五路黄台吉、那木儿台吉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次子。领土默特属部兀鲁特。驻牧于山西天镇以北。隆庆五年(1571),明蒙通和,受明封

  • 西布鲁特

    参见“布鲁特”(469页)。

  • 啰树族

    参见“御泥布族”(2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