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卡那卡那布语

卡那卡那布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卡那卡那布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现在只有300左右,居住在高雄县南梓仙溪上游,三民乡的民权和民生两个村中。卡那卡那布人和布农人,排湾人、泰耶尔人、邹人、汉人杂居,日常生活中已大多使用布农语,所以卡那卡那布语已趋于消亡。卡那卡那布语有辅音13个:p、 m、 v、 t、n、 l、 r、 ts、 s、 k、 、ʔ、h。

有元音4个:i、 u、 a、ə。多音节词重音的位置一般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卡那卡那布语属粘着型,词干加前缀、中缀和后缀或词干的重叠为主要构词和构形方式。前缀有a-、 ma-、 maa-、 maka-、 maki-、maku-、 ara-、 mara-、 mari-、 maru-、 arupa-、 arupaka-、masi-、 masu-、 mata-、 mati-、 matu-、 mi-、 mia-、 kaa-、kara-、 ki-、 kira-、 ku-、 kuri-、 pa-、 paara-、 paari-、paasara-、 paasi-、 paati-、 paka-、 pari-、 pasa-、 pi-、pira-、 pita-、 piti-、 pu-、 puru-、 pusu-、 putu-、 puutu-、ra-、 ru-、sa-、 sani-、 si-、 siki-、 su-、 ta-、 taka-、 taki-、taku-、 tani-、 tara-、 tarusi-、 ti-、 tu-、 mu-、 muru-、musu-、 mutu-等。中缀有-um-、-in-,插在词干第一个音节开首辅音之后,元音之前。后缀有-a、-ana、-tsu等。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9类。人称代词有数、格形式。动词有主动态、被动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一般体、完成体、未完成体;陈述式、命令式等形式。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基本语序为谓语动词往往在句首,主动在后,宾语在主语之后。数词作定语在被限定名词之前,形容词作定语在被修饰名词之后。

猜你喜欢

  • 炉霍屯

    地名。原名霍耳章谷。为霍耳章谷安抚司地。踞大雪山之西,中跨鲜水。北界色达,东连道孚,南临瞻对,西接甘孜。为川藏出入要津。有章谷、孔撒、麻书、朱倭、白利五族,史称霍耳五家(其远祖为蒙古,藏文史籍称蒙古人

  • 摆牙喇

    见“巴雅尔”(412页)。

  • 冯弘

    ?—438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字文通。长乐信都(治今河北冀县)人,一说出于鲜卑。开国主冯跋弟。太平元年(409),跋立,受封侍中、征东大将军、尚书右仆射、汲郡公。次年,领兵平定从兄广川公冯万泥及其侄上

  • 骊姬

    ?—前651春秋时晋献公的夫人。亦作丽姬。出身于骊戎(一作骊土狄),骊戎酋长骊子之女。周惠王五年(前672),晋献公“启土”伐骊戎,灭骊子,被掳获,立为夫人,获专宠。十二年(前665),生公子奚齐。为

  • 策凌乌巴什

    见“车凌乌巴什”(281页)。

  • 砂井总管府

    见“砂井”(1614页)。

  • 哈尼诺颜洪果尔

    ?—1585年前后明末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博贝密尔咱之子。父死后,继称卫拉特汗,统率诸卫拉特。明万历十三年(1585)前后,在与东蒙古的战争中战死。

  • 临海风土记

    见“临海水土志”(1625页)。

  • 旧土尔扈特部南路右旗

    清外札萨克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渥巴锡汗从子辅国公拜济瑚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和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设1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南路盟,归伊犁将军管

  • 晾马台

    ①指蒙古族牧民用于控马、吊膘的场地。场上立木桩,系以绳索。至秋高马肥之时,将备用的马匹笼以衔辔,控之于桩,不使饮水食草、奔腾。每匹马控三五日或七八日,每日一匹控半天,使之膘实、耐跑、耐饥,再用于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