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勿邓部落

勿邓部落

古部落名。乌蛮七部之一。(近人考证,认为不属乌蛮七部)。唐时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越西、甘路一带。地广人众,所属部落以服装颜色,或称“乌蛮”,或称“白蛮”。乌、白二蛮有邛部6姓、初裹5姓、东钦蛮2姓、粟蛮2姓、雷蛮三姓、梦蛮3姓。又与※“两林部落”、※“丰琶部落”合称※“东蛮”。贞元(785—804)中,大鬼主苴嵩受任为邛部团练使,封长川郡公。大鬼主※苴梦冲被封为怀化郡王,赐印章、袍带,入朝,宴麟德殿。宋时称“邛部川蛮”、“大路蛮”。首领称“百蛮都鬼主”或“都蛮王”。开宝四年(971),授都鬼主※阿伏为归德将军。淳化二年(991),授※诺驱为怀化大将军,赐官诰、敕书、日历。咸平二年(999),颁给“大渡河南山前、后都鬼主”印。乾道元年(1165),诏※崖韈袭兄蒙备金紫光禄大夫、怀化校尉、都鬼主职。

猜你喜欢

  • 石翌

    唐末将领。五代后晋君主※石敬瑭祖父。一说其先本西域石国胡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汉衰,关辅乱,子孙流落西裔,故有的居于甘州(治今甘肃张掖)。唐元和(806—820)中,其祖石璟随沙陀军都

  • 辉迈拉呼

    即“辉迈喇虎”(2201页)。

  • 打步行围

    见“步围”(1064页)。

  • 伯咄部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汨咄。《隋书》称其“在粟末之北”,约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北的拉林河流域(旧说在伯都讷,即今吉林省扶余县境)。隋代为七部中之大部,有“胜兵七千”。农业已有一定发展,但仍住半地

  • 郭海太尉

    见“浩海达裕”(1934页)。

  • 勘箭仪

    又作“勘契仪”。契丹宫中礼仪。皇帝车驾远归,閤门使持雄箭,勘箭官持雌箭,比较相合,而后入宫。其仪甚隆,皇帝乘玉辂,至内门,北南臣僚于辂前对班立。勘箭官立门中,东上閤门使诣车前,立车左方,勘箭官揖进,至

  • 枫木歌

    苗族古歌。流传于贵州东南部地区。全歌以问答叙事形式阐述人类起源的故事。似产生于苗族氏族公社向农村公社过渡时期,从已出现理老、※游方、农耕、饲养家禽、纺织、造房等概念看,略带有后来加工成分。全歌约200

  • 乌斯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乌思、兀儿速惕、兀刺速惕、兀速等。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其居地在今叶尼塞河上游乌斯河流域。《元史·地理志》:“乌斯亦因水为名,在吉剌吉

  • 昔都儿

    ?—1298元朝将领。钦察人。秃孙之子。至元十年(1273),袭父职为百户。随军南下攻宋,下襄阳等地,授忠显校尉、管军总把。十四年,随军征叛王玉木忽儿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十七年,进侍卫亲军百户

  • 相加班

    见“相儿加思”(15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