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勒姐羌

勒姐羌

※西羌的一支。原居湟水流域安夷县东南勒姐溪。溪因其部落居此而得名,地当今西宁东平安县。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与※卑湳种羌联合起义,与汉军战于和罗谷,后被镇压。永初元年(107),与当煎等羌发动起义,攻占破羌县(今青海民和西),进兵武都、汉中,在金城、陇西2郡势大振。滇零在北地称天子,其继续活动于河湟地区。后被汉朝镇压。延熹二年(159),西羌大起义再次爆发,与烧当、烧何、当煎等8种羌为骨干力量,攻金城、陇西、允街(甘肃永登)。四年(161),与上郡沈氏、乌吾种羌攻并、凉2州。失败后,部分复居原地,大批迁居内郡。魏晋十六国时期,关中、渭北及其附近有不少以勒姐为姓氏者活动。后逐渐汉化。

猜你喜欢

  • 练镼

    古代壮族武士披挂的臂衣。用兽皮缝制成圆筒(桶)状,共4节,定形晒干后坚韧如铁。作战时,每只臂膀套两节,可防枪矛。明清时沿用之。清檀萃撰《说蛮》称:“(僮人)凡有攻掠,乃推渠长峒官,把酒赐绿熊练镼,锦雉

  • 贺井塔

    古塔。位于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南康平区景董乡曼贺井傣族村寨东北。塔呈正方形,分4层。第一层为方形,第二层如倒覆铜钟,第三层为棱形方台,第四层似方形花瓶。塔尖已毁。为当地及老挝边境小乘佛教信徒

  • 乌蒙作

    阿昌语音译,意为“寨老人”。旧时云南德宏州阿昌族地区早期农村公社氏族长老称谓。村社一般由若干个氏族组成,由每个氏族推举1人为寨老,与村社首领(阿昌语称※“作借”)共同商议村寨事情,并协助村社首领处理寨

  • 准噶尔炮

    准噶尔兵器。初以铁为腔,中施硝磺铅弹。或高二三尺,圆径三寸,架于骆驼背上施放;或高二三尺,圆径五六寸,置于木架上施放。后改用铜料制作。相传其造炮技术的进步,与被俘的瑞典军官雷纳特有关。他曾为策妄阿拉布

  • 施掩水

    即“掩㴲水”(2037页)。

  • 至正集

    书名。元许有壬(1287—1364)撰。81卷。内赋1卷,诗28卷,序、记14卷,碑志21卷,杂志9卷,公移4卷,乐府4卷。皆其晚年所自编。有壬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字可用。延祐进士。历仕仁宗至顺帝

  • 帕玉乃卡

    藏语音译,“乃卡”是清代西藏地方政府所置管理珞巴族贸易事务的机构。亦有“货栈”之含义。“帕玉”指则拉岗宗“帕玉仲错”即十二个村落所在地的地域名,位于今米林县南部、纳玉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一带。乃卡设于

  • 伊斯哈克·瓦里

    (1508—约1599、1605) 托钵僧。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之祖。和卓※玛哈图木·阿杂木第七子(一作第四子)。母为苏图克·布格拉汗后裔。原籍中亚撒马尔罕达合比德村人。幼时被迎往巴里黑(今阿富汗境

  • 小洪那海石人

    发现于新疆昭苏县小洪那海草原,故名。通高230厘米,头部宽35厘米,身宽50厘米。花岗岩质。面东而立,双手置胸前,右手似执碗、杯之类器物,著冠辫发,发辫多至十根,长垂至腰。前胸到腿刻有古民族文字,刻工

  • 耶足吉

    彝语音译。意为立户奴隶。解放前,四川凉山普雄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对曲伙(曲诺)、瓦加(阿加)所占有奴隶的称谓,其等级地位与一般阿加稍低,系刚由单身奴隶被主子配婚而成,全部时间为主子劳动,可被主子任意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