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军户

军户

①东晋、南北朝时,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名,因隶属于军府,故称。或称府户、兵户、营户。其子弟世代为兵,终身服役,除作战外,还要承担戍守、种公田、运输、修建等,社会地位低下,境遇惨苦,非经放免,不得脱籍。亦有以俘虏充当者,如宋沈庆之“前后所获蛮,并移京邑,以为营户”。北魏北方六镇戍防士兵,大多出自鲜卑高门或中原强宗豪强子弟,史称府户。初受优待,经数代之后,“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地位日趋卑下,低于一般农户,最终引起正光四年(523)※六镇大起义。隋开皇十年(590)后,军户逐渐兼属军府所在州县的民籍,同样可以受田、还田,并向政府输纳租调。 ②元朝户籍名称之一。即政府指定专门承担军役的人户。有蒙古军户、探马赤军户、汉军户、新附军户等名目。凡被指定为军户者,必须出成年男子到军队服役,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世代相袭。因来源不同,管理办法有别。蒙古军户、探马赤军户、汉军户在有关万户府或千户翼中设奥鲁管理,新附军户不设奥鲁,由管军官管理。政府对服军役者只发给口粮、食盐和衣装;马匹、兵器及其他费用均由其家庭供给,每年由奥鲁官向各军户收取,上交转发,后由各万户、千户直接收敛。可以减免税粮,杂泛差役全免。新附军户例外,须和民户一样当差纳税。汉军户中实行正军户、贴军户制。出军者称正军户,不出军只出钱津贴出军者称贴军户,用以贫富相资,保证兵源。军户常因负担过重而被迫出卖家产,有的破产逃亡。元代中期,军户逃亡现象甚为严重。③明代卫所军士,其子孙也得入军户。世袭为兵。清代屯卫兵丁和充配为军者,也称军户。

猜你喜欢

  • 智者喜宴

    书名。又称《贤者喜宴》,全称《阐明诸法轮者之事智者喜宴》。又因此书成于西藏洛扎,故又称《洛扎佛教史》。始作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成书于四十三年(1564)。作者※巴卧·祖拉陈畦(1504—156

  • 县主

    清代宗室郡王嫡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第二等。多罗郡王和多罗贝勒之女,不分嫡生庶出,咸系“多罗格格”美称。初制,郡王之格格应封时,均以封为县主。康熙四十五年(1706)廷议,其侧福晋所生之女同与嫡出者一例

  • 阿旺洛桑丹白坚参

    1660—1728清代青海古尔寺高僧,德庆寺之创建者。藏族。出生于森宝山下之曲察阳桑村。由五世达赖等确认为前世拉摩·洛哲嘉措之呼毕勒罕。从丹喜仓尊出家。12赴西藏,由五世达赖授沙弥戒。拜哲蚌寺郭芒扎仓

  • 大兴安岭

    位于内蒙古东部,松辽平原西侧,北起黑龙江右岸之漠河,南止西拉沐伦河上游,从东北向西南绵延,全长1400余公里,宽约150—300公里。以洮儿河为界,为分南北两段,北段长约670公里,山林低而宽,海拔1

  • ?设诸

    即“专诸”(252页)。

  • 普颜怯里迷失

    元晋王甘麻剌妃。蒙古弘吉剌氏。生子也孙铁木儿。至治三年(1323),也孙铁木儿(泰定帝)即位。十二月,追尊宣懿淑圣皇后。

  • 赫寿

    ?—1719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初为笔帖式,继授内阁中书,迁内阁侍读。康熙四十五年(1706),授侍郎。四十八年(1709),奉命赴藏协同内阁学士拉都珲办事。四十九年,擢漕运总督。任内疏

  • 台海使槎录

    地方志名。清人黄叔璥撰。作者大兴人,康熙朝进士。六十一年(1722),以御史巡视台湾,根据亲身闻见并参阅有关台湾记述诸书,博览综辑而成。全书共8卷,前四卷称《赤嵌笔谈》,五至七卷为《番俗六考》,第八卷

  • 巴笃礼

    见“巴笃理”(411页)。

  • 纳木义语

    又称纳木兹语,四川部分地区自称纳木义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木里、西昌、盐源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使用人口约5千左右。纳木义语有方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