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良哈三卫

兀良哈三卫

明朝在东北所设朵颜、福余和泰宁三个蒙古卫的总称。亦称“朵颜三卫”。因该地居住有蒙古兀良哈人而得名。元代,※者勒蔑的后人率兀良哈人的一支跟随※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温之子额勒只带入居东部封地朵颜山(今大兴安岭南麓)一带,并与东迁至肇州的兀速、憨哈纳思、乞里吉思三部混合。洪武二十年(1387),明军收降雄踞东北的纳哈出。翌年,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败亡,故元辽东诸部降明。二十二年(1389),明设泰宁、朵颜、福余三个羁縻卫,以故元辽王阿扎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海撒舅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各领所部,隶大宁都司。永乐七年(1409),转隶奴儿干都司。三卫地初在潢水(今西拉木伦河、西辽河)以北,自怀山(大兴安岭东)至东金山(今怀德附近)。正统(1436—1449)间,逐渐南下,入大宁境(今西拉木伦河以南),朵颜卫居西南,泰宁卫居中,福余卫居东北。其地为进入北京、中原的门户,也是明朝进入大漠南北的要道之一,故为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明朝建三卫以防蒙古南下,东西蒙古夺取三卫以临中原。东蒙古阿鲁台崛起,控制三卫。永乐二十年(1422),明成祖出征阿鲁台,回师大败三卫于屈裂河(今归流河)。正统时,为瓦剌领主也先控制。正统十四年(1449),导也先大举南下,破明军于土木堡,俘英宗。也先卒后,又先后为东蒙古的毛里孩、亦思马因、达延汗、图们汗等控制。明末,被后金征服。三卫主要从事畜牧业,兼事狩猎和林业,南部地区有农耕,并修建有板升(房舍)。与明朝长期保持通贡互市关系,明朝给予一年两贡或三贡的特殊待遇。永乐三年(1405),明朝在开原、广宁专设三处马市与之互市。万历二十三年(1595),在辽东义州开设木市。

猜你喜欢

  • 软奴汪术

    元朝官员。吐蕃族。元世祖时任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宣慰使。尚书右丞相桑哥兼任宣政院使期间,曾对乌思、藏地方(今西藏自治区)军政事务多有建树,著有政绩,多次受奖赏。至元二十五年(1288)

  • 拉布敦

    ?—1750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栋鄂氏。尚书锡勒达之子。雍正七年(1729),随靖边大将军傅尔丹镇压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叛乱。因傅尔丹指挥不利,中诱计,于和通泊遇伏丧师。十年(1732),随亲王策零

  • 察哈尔部

    蒙古部名。《明史》称插汉儿。元之嫡裔。元亡,顺帝北归,连易五主,始去国号,称鞑靼可汗。世袭。明嘉靖(1522—1566)中,遭土默特俺答汗侵扰,在达赉逊库登汗(又称打来孙)率领下,徙牧辽东边外。蒙语称

  • 雅尔噶图金矿

    清代新疆工矿名。位于塔城西南雅尔噶图山,故名。咸丰三年(1853),由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丰伸奏请正式设厂,鼓励当地各族人民开挖,由塔城当局发给“金头”执照作为凭证。同年九月,沙俄派人阻拦中国矿工挖金。

  • 昔阳亭

    春秋时白狄鼓氏都城。位于今河北省晋县西北。晋悼公(前573—前558年在位)时,白狄东迁,鼓氏进至今河北晋县西,建都昔阳亭。周景王十八年(前527),遭晋正卿中行穆子(荀吴)围攻,鼓氏食尽力竭而降,鼓

  • 西夏地理考

    书名。清徐松撰。未见传本。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录》据《顺天府志》载,谓见于沈蚖《落帆楼文集》卷二《与徐星伯书》,云其书未刊。

  • 跳丧

    土家族丧俗。亦称跳牌、跳流落。丧家在亲朋悼念亡者时举行的一种击鼓踏啼活动。一般在晚上举行。湘西凤凰等地由流落主持。流落(似汉族道士)身着法衣,杀牲祭祀,可视丧家贫富而定杀牛或猪、羊、鸡等。跳牌时,由流

  • 乃颜之乱

    元代以乃颜为首的东道诸王所发动叛乱。乃颜为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玄孙,所承袭封地广大,据有哈剌温山(今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和辽东大部。至元二十三年(1286),见元廷全力防御西境,阴有叛意,轻漫朝廷。忽

  • 涅空

    藏语音译,即“涅巴会议”。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土司直属行政机构名。由四大“涅巴”(管家)组成,设常任秘书“涅仲”一名,“仲衣”(管缮写、记录、档案者)一名、“东泽”(管投递公文、执行刑法等之人)

  • 昔剌斡耳朵

    蒙古汗的夏季帐殿。又译昔剌兀鲁朵、失剌斡耳朵。太宗时建于月儿灭怯土,地在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金河上游;一说位于和林东南山地;一说在额德河流域。“昔剌”意为“黄”,“斡耳朵”意为“帐殿”,即“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