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者

兀者

①元代女真的一支。一作斡者、吾者、斡拙,又称吾者野人。女真语,意为“野”;一说是满语“窝集”的同音异译,意为“大森林”或“深山老林”。分布在今黑龙江下游两岸深山密林里(一说还包括松花江下游两岸的山林地区)。金海陵王天德年间(1149—1153)已见其名。今有人说,其人辽代称兀(乌)惹,金曰兀的改。初属元开元路,后归水达达路管辖,实为水达达女真的一支。至正年间(1341—1368)因不堪元统治者索贡海东青之苛扰,被迫反抗。元数遣兵征讨,均遭顽强抗击。至正十三年(1353),首领搠羊哈等三人率部归降,元给其银牌三面,令“管领吾者野人”。十五年,元又在哈儿分地(今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注入黑龙江处)立“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统管其军政事务。所在尚无城镇和固定村庄,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狩猎生活。地产貂皮、水獭、海豹等名贵皮张,还专捕名鹰海东青向元纳贡。所属亦乞列部被元招抚后,受命“与高丽民屯田”,使部分兀者人开始接触农业生产。明代被统称为野人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前苏联境内的赫哲族(那乃)等,与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②见“乌济叶特”(342页)。

猜你喜欢

  • 小凉族

    参见“大凉族”(87页)。

  • 蒙得天

    即“蒙得恩”(2329页)。

  • 包衣阿哈

    满语音译。 “包衣”意为“家内的”或“府中的”;“阿哈”意为“奴隶”。汉译为“家奴”、“奴隶”、“奴仆”或“奴才”。简称“包衣”或“阿哈”。明清时期女真及满洲社会中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的阶层。为主人所

  • 那阳

    明万历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崖州罗活峒人。黎族。万历四十年(1612)冬十一月,与那牙、那定等人在崖州罗活、抱由诸黎峒暗中聚众置械,号召黎人武装反抗官府欺压,附近黎人闻风而动,其势益炽。其率义军先克海

  • 尉屠耆

    汉西域都善国王。前楼兰国王尝归弟。昭帝时,因其国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故降汉。元凤四年(前77),平乐监傅介子刺杀尝归后被立为王。更国名为鄯善。汉赐以印章、宫女。以其居汉年久,归国势单,且尝归子在,

  • 恪尊

    即“可敦”(491页)。

  • 二牛三夫耕作法

    农业耕作方法。俗称“二牛抬扛”。始于西汉,南诏时期已传入云南。唐人樊绰曾记述了这一生产方式,“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耒”。《南诏画卷》中有形

  • 柴壁

    古地名,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东岸柴庄。北魏天兴五年(402),北魏拓跋珪、长孙肥率军败后秦姚平于此,见“柴壁之战”(1863页)。

  • 番役

    俗称番子。轮番执行缉捕罪犯的差役。明代厂卫司设此。清代,步军统领衙门亦设之,招募顺天府(治即今北京市)所属民人充役,设头目以辖;内务府设番役处,选内佐领、内管领之内数十兵丁充役,由司员值年管理。两处番

  • 麦匝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松潘卫。洪武十四年(1381),明廷在其地置麦匝族长官司,任命当地首领为长官。宣德二年(1427)四月,驻松潘官军与附近阿用族人发生争斗,明廷派军前往弹压,成都后卫指挥陈杰率官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