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于忠

于忠

462—518

北魏大臣。字思贤,本字千年。鲜卑万忸于氏(后改于氏)。领军于烈之子。初拜侍御中散。太和(477—499)中,授武骑侍郎,赐名登。十九年(495),转太子翊军校尉。宣武帝即位,迁长水校尉,改左中郎将。景明二年(501),改名为忠。迁司空长史。以助平元禧之乱有功,封魏郡开国公。迁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以鲠直取怒北海王元详,受谗停封,进太府卿。正始二年(505),为西道大使,奉命查处贪官污吏,凡刺史、镇将赃罪显露者,以状申闻,守令以下,即行决断。劾并州刺史高聪赃罪二百余条,论以大辟。历安北将军、相州刺史,卫尉卿、河南邑中正。与吏部尚书元晖等推定代方姓族。为尚书令高肇所忌,出任安北将军、定州刺史。复任卫尉卿、领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延昌(512—515)初,授都官尚书,领左卫,加散骑常侍,迁侍中、领军将军。四年(515)正月,孝明帝即位后,居门下,总禁卫,执朝政,权倾一时。加车骑大将军,议封常山郡公。八月,矫诏杀左仆射郭祚、尚书裴植,免太尉高阳王元雍官。旋为尚书令,领崇训宫卫尉。九月,灵太后临朝执政后,解诸职,只留任尚书令。旬余,出为使持节、都督冀定瀛三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屡受清河王元怿及御史中尉元匡劾奏,得灵太后庇护,赐爵灵寿县公。熙平二年(517),授尚书右仆射,加侍中、将军如故。次年,病卒,赠司空,谥武敬公。史称于氏自曾祖于栗䃅至忠,四世贵盛,一皇后、四赠公、三领军、二尚书令、三开国公。

猜你喜欢

  • 蕃大学院

    西夏官署名。是七等司品以外的机构,同次等司。有学正主其事,设博士。

  • 喇章

    ?—1745清代四川明正女土司。藏族。明正宣慰使嘉尔参达尔结之妻。夫故,护理印务。其夫之妾王氏有2子,及岁应袭。为阻挠其事,任用其父小金川土司汤鹏遣来随侍人等,蓄聚金川民众,布党积威。乾隆二年(173

  • 皇庆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年号。1312—1313年,凡2年。

  • 穆夫提

    阿拉伯语mufti音译。原意为“法官”、“总法官”,其职司是解释伊斯兰教教法,通常称为“伊斯兰教法说明官”。由高级宗教人士专任,故又成为某些高级宗教人士的称号。※叶尔羌汗国有此官职。

  • 黑鞑事略

    书名。南宋彭大雅撰,徐霆疏证。1卷。成书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彭、徐二人曾为南宋使节随员先后到达窝阔台汗庭,各据亲身闻见记录蒙古汗国状况,归后,各出所撰,以彭著为定本,间有不同,徐则加以疏证,遂

  • 早莫

    景颇语音译,意为“官家之婿”。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社会中对“百姓”等级娶“官种”等级之女为妻者之称谓。从前在景颇族“山官制”社会中,人们被划分为“官种”、“百姓”、“奴隶”3个等级,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制

  • 仑头

    见“轮台”(1377页)。

  • 艾斯木汗法典

    见“艾斯木汗习惯法”(438页)。

  • 土府同知

    官名。辽代始设同知府事,金、元因之。明为知府的佐贰,分掌督粮、捕盗、治农、水利、屯田、民政、牧马等事。又在少数民族地区,任用当地土酋为府同知,秩正五品,管理所辖部众各种事务,守疆土,修职贡,纳租赋。并

  • 司伦

    藏语音译,又作伦庆。原西藏地方政府一种非常设性官职名。为达赖喇嘛和※噶厦间的承转者。通常由俗官充任。1912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为辅助自己综理政务而增设。当时由夏扎与雪康二※噶伦升任,后例由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