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蛮七部

乌蛮七部

唐代部落名。为东爨乌蛮的主要部分。一曰阿芋路,居曲州(治今云南昭通市,后废)、靖州(治今云南大关县附近,天宝末废)故地,即今云南鲁甸境;二曰阿猛,(或作阿旁)居今云南大关县城区;三曰夔山(约在今昭通市东北小岩洞附近);四曰暴蛮(约在今贵州威宁与云南宣威之间);五曰卢鹿蛮(约在今云南会译县),其二部落分保竹子岭(约在今云南宣威城西南);六曰磨弥敛(在今云南宣威、沾益之间);七曰勿邓(今人考证,认为其远在邛部,不应为乌蛮一部)。居地多牛马、无布帛,男子髽髻,女人披发,皆衣牛羊皮。俗尚巫鬼,无拜跪之礼。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则置小鬼主。和南诏世婚姻。与今彝族有亲缘关系。

猜你喜欢

  • 流流帕

    云南傈僳族对相邻的普米族的称呼。参见“普米族”(2291页)。

  • 撒合辇必剌谋克

    金代女真语官名。“撒合辇”意为“黑”, “必剌”意为“江”或“河”, “谋克”为“百夫长”之意。三词组合,意为“黑河百夫长”。为驻黑河之军事长官,地位远比百夫长高。原为骨典乣详稳,贞祐四年(1216)

  • 慕容宣彻墓志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刻制。1927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南60里青嘴喇嘛湾。原存武威文庙。1949年后存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志盖篆书《大唐故辅国王慕容志》9字。志文19行,行20

  • 麻木提

    ?—1944民国时期新疆官员。新疆吐鲁番人。维吾尔族。1932年参加吐鲁番维吾尔族农民暴动,自称师长。被盛世才驱往南疆后加入和加尼牙孜部。1933年参与建立所谓“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分裂活动。

  • 胜剌哈

    见“胜纳哈儿”(1713页)。

  • 傀儡番

    清代文献对部分高山族的称谓。泛指居住在凤山县(今属台东县)境傀儡山周围的高山族。据《番俗六考》:共有“番社”54个。他们居于深山险隘,少与外人接触,自幼习镖刀,弓矢,“镖箭一发无逸”。主要以狩猎为生,

  • 和阗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和阗军政长官。乾隆四十二年(1777)自副都统改置。驻和阗。下有协办大臣1员,衙署有章京1员、笔帖式1员、委笔帖式5员,贴写4员,分管印房、粮饷、军台诸事。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同治三年(1

  • 木沙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成化二十二年(1486),族人锁南藏入朝贡马及盔甲等物,明廷赐宴及彩缎、绢、钞有差。后弘治三年(1490),八年(1495)及万历五年(1577),十年(1

  • 也里牙思火者

    ?—1365东察合台汗国第二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又译亦里牙思火者。蒙古族。※秃黑鲁帖木儿汗之子。1363年继位。为恢复对河中地区(今阿姆、锡尔两河之间地)的统治,于1365年5月22日在塔什干

  • 完颜守礼

    即“完颜守绪”(1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