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丹松次仁

丹松次仁

1743—?

清代卓尼土司。藏族。生于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土司索南钦佩之长子。幼袭土司职。自幼受祖母仁钦贝宗影响,笃诚事佛。纳尊者桑结巴桑言,与祖母议定刻印大藏经丹珠尔部,邀请经师阿旺多吉、头人嘎朋才仁、管家三钦为印经总管,经师罗桑坚赞负责刻版印刷,又组织校订佛经经师10人,刻版工300余人,另有众多木工、纸工、墨工、缮写工等,免除诸工赋税,增加工资,并赐“达尔汗”号,总计用银13900余两,从乾隆十八年(1753)至二十七年(1772)历时20年,竣工,此即著名的卓尼版大藏经丹珠尔部。加上此前土司所刻印甘珠尔部,遂成全藏大藏经。曾通过班禅大师将丹珠尔部献给乾隆帝。

猜你喜欢

  • 弗思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富色克摩卫。永乐十年(1412)八月,与只儿蛮等10卫同时设立,治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城。万历四十年(1612),还曾来朝进贡。

  • 夫椒

    春秋战国时古地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王夫差为报越国杀父之仇,发精兵击越,在此大败越军,迫使越王勾践屈辱求和。

  • 噶锡哇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又称“朵仁”。家族名称出自所居拉萨大昭寺唐蕃会盟碑前附近宅第名。在江孜以北地方拥有庄园。家族显要人物首推※康济鼐(?—1727)。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曾与颇罗鼐配合

  • 葭芦

    古地名。又作茄芦。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白龙江东岸。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武都国君主杨文德为北魏军所逼,奔守此城。泰始二年(466),杨僧嗣亦在此称武都王。为仇池氐活动中心之一。

  • 亦文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设置之亦文山卫分别称作依努卫、依努山卫。

  • 锡伯河

    河流名。老哈河支流。辽代、元代称阴凉河,清代,蒙古喀喇沁王改名锡伯河。内蒙古赤峰市茅荆达坝北麓的三条支流汇合而成。全长200公里。至赤峰北与落马河相汇,落马河为阴河,其为阳河。河西岸,风景秀丽,水草肥

  • 腾格里

    蒙古语音译,意为“天”。又作腾吉里、腾格力。古代蒙古人信奉原始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尤敬天地,视天(腾格里)为宇宙万物的主宰、生命的源泉而加以崇拜,极为敬畏,遇事“必曰托着长生天底气力”,“彼所欲为之

  • 王马

    ?—1337元至顺至元间黎族人民起义领袖。海南岛琼山县人。因不堪忍受元朝地方官府在黎族地区的苛扰,于至顺二年(1331),在琼山竖旗聚众,号召黎族人民奋起反抗。与同期起事的王官福、王六县、王周等相呼应

  • 典属清吏司

    清官署名。为理藩院下属机构。初为柔远司,继改旗籍司,乾隆二十九年(1764)改为典属司。掌管外札萨克各部旗疆域、封爵、会典、军旅、驿递、蒙藏各地喇嘛及恰克图贸易等事。为管理西藏事务,特设驻藏大臣两人,

  • 越里

    见“遥里”(23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