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俄伊犁界约

中俄伊犁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82年10月29日(清光绪八年九月十八日),清朝哈密帮办大臣长顺与俄国七河省省长弗里德在伊犁签订。此条约为※《中俄改订条约》第七、九条的派生物。共3款。规定自那林哈勒噶山口起至伊犁东北喀尔达坂止,共设界碑33处,其走向是:那林哈勒噶山口、特克斯河、苏木拜河、沙尔奎山、廓里扎特村东的特奇勒小山、霍尔果斯河、顺阿拉奎山至喀尔达坂。根据此约,俄国侵占了霍尔果斯河以西至博罗呼济尔、廓里扎特村至春济卡伦之间、苏木拜河至达喇图河之间的中国领土。

猜你喜欢

  • 峒僚

    唐宋时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一作洞僚,亦称峒民、俚僚、乌武僚、西原蛮、黄峒蛮、侬峒蛮。以其居地多溪峒而得名。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山区。首领称“峒主”,或“峒首”、“峒官”,居民称“峒民”,或“峒丁”。以

  • 莫何可汗

    即“叶护可汗”(540页)。

  • 格布希

    1740—1810清代蒙古族文学家和翻译家。察哈尔部人。自幼在察罕乌林苏默(白山寺)当喇嘛。通蒙藏语文,学识渊博。一生从事翻译和著述工作。曾以藏文写成10卷本作品集,在寺内印刷出版。对民间史诗《格萨尔

  • 墨脱宗

    旧宗名。西藏地方政府于藏波战争后(1931),在原地东宗基础上建立的行政机构。参见“墨脱”(2508页)。

  • 内稽部

    契丹早期部落名。唐初内附。据《新唐书》,武德二年(619),唐以其部置辽州,初治燕支城,后徙治营州城。贞观元年(627),唐改辽州为威州,治良乡之石窟堡,隶幽州都督府,领契丹内稽部户。

  • 西汉时西南夷鉤町王族。夜郎鉤町(今云南广南县境)王※邯之弟。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改汉制,贬鉤町王为侯。引起王邯怨不附。王莽暗示牂柯大尹周钦(又作歆)诈杀邯。邯之弟举族反汉,攻杀钦,州郡所

  • 吐谷浑玑

    480—516南北朝时吐谷浑王族。字龙宝,河南洛阳人。洛州刺史吐谷浑豊之子。吐谷浑王阿才(又作阿柴)曾孙。其先祖头颓约于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逃北魏,后世居其地。玑“处武怀文,博畅群籍,善文艺,爱

  • 土护真水

    见“土河”(63页)。

  • 净州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天山县(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卜子村)。蒙古诸部统一前,汪古部世居该地。金朝于互市的榷场设置天山县。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升为净州。元朝升为净州路。明初废。净州故城址

  • 哈剌基

    元朝法酒。蒙古语音译。用以处死“犯人”。据叶子奇《草木子》记载,“法酒,用器烧酒之精液取之,名曰哈剌基”。该酒从葡萄酒中炼制,色清如水,冬不结冰,故以是否结冰辨其真伪。有剧毒,“饮之则令人透液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