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西魏潼关之战

东西魏潼关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攻守潼关的战事。以拓跋鲜卑为主建立的北魏,经※六镇大起义冲击,分裂为东、西魏后,分别在权臣高欢和宇文泰控制下,相互兼并,征战不息。东魏天平元年(534)十月,西魏丞相宇文泰统军夺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斩东魏守将薛瑜,虏其众7千人。二年正月,东魏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率大都督窦泰等攻潼关,以宇文泰时屯军灞上(今陕西渭河支流灞河),遂回军自蒲津(今陕西大荔东)夜渡黄河,攻华州(治今陕西大荔)未克而退。三年(536),关中饥荒,高欢乘机兴师,于十二月发兵10余万,分3路西击长安(今西安西北),以司徒高敖曹率军攻上洛(今陕西商县,一说洛南县东南),窦泰率众趋潼关,自统师进屯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四年正月,高欢军在黄河架设3座浮桥,欲渡河攻渭北(今陕西渭河北)。宇文泰时驻军广阳(今陕西临潼北),闻讯,急回长安商讨对策,纳直事郎中宇文深之谏,欲以奇兵潜出小关(古潼关南侧),诱窦泰出战,速歼之,然后回师击高欢。遂一面声言退保陇右,以迷惑对方,一面率众自长安出马牧泽(今陕西华山北麓,河南灵宝西),秘密东行。窦泰突闻西魏军逼近,仓惶部署,依山设阵,旋遭袭击,大败自杀,所部被俘万余人。高欢获讯,借口黄河冰薄,难以赴救,撤浮桥而退,高敖曹也从上洛撤归。宇文泰经此战军威大振。

猜你喜欢

  • 卡约文化

    青铜时期古羌人文化遗存。因最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分布于整个湟水流域,而以湟水中、上游为中心区,时代大致相当于周初。殉葬物以家畜为多,且贵;陶器少,骨器最多。动物纹饰也较显著,表现了强烈的

  • 馆觉

    明代藏区古地名。在今西藏昌都地区贡觉南境。永乐四年(1406),其地名僧宗巴斡即南歌巴藏卜遣使入贡明室,被授为灌顶国师。次年,永乐帝封其为※护教王,赐金印,诰命。后,其地政教首领依定例入贡,并奉朝命修

  • 大唐国

    宋代环州蛮自立的国号。宋景祐五年(1038),思恩人※区希范与其叔※区正辞从官军讨安化州蛮,恃战功请官,宜州知州冯伸已摒之未用,怀怨,归思恩,联合白崖山酋长蒙赶及荔波洞蛮,举兵反宋,建“大唐国”。请巫

  • 伊帕尔汗

    1734—1788清乾隆帝贵妃。一称季帕尔汗。原名买木热·艾孜木。相传其遍体生香,维吾尔语称“伊帕尔汗”,故俗称香妃。维吾尔族。新疆叶尔羌(今莎车)人。伊斯兰教白山派阿里和卓女,清辅国公图尔都妹。乾隆

  • 格格克得木勒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旧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阿拉善等地。蒙古语,意为“被抛弃者”,专指离婚的妇女。凡是离婚妇女,通常都不愿再嫁,只有少数人能再婚。有的男子因怕妻子离婚后与有权势者结婚,被嘲笑,故夫妇感情虽

  • 勒克山卫

    见“立山卫”(621页)。

  • 弘善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红山寺。在青海民和县。因位于白家藏,故又称白家藏寺。建于清初,原址在一红石山上。道光年间(1821—1850),建有大经堂、三世佛殿、护法殿等。初为唐尔垣寺属寺,后独立。寺内藏有顺治

  • 普陀宗乘之庙

    藏传佛教寺庙。藏语“布达拉”音译。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狮子沟北坡。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为庆祝弘历60寿辰、皇太后钮祜禄氏80寿辰而建。占地22万平方米,规模为承德外八庙之冠。全寺分3部分。前部

  • 阿旺班垫曲结嘉木参

    1854—1886清代西藏济龙呼图克图十世。清文献又称济龙通善呼图克图、达擦济龙呼图克图。驻济龙寺(又称功德林寺、汉名永安寺),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牙隆扎西仔。咸丰八年(1858)

  • 伊盟报

    中国共产党三边地委机关报。1944年冬在定边创刊。为不定期刊物。初名《蒙古报》,后改此名。油印,4开,以蒙汉两种文字发行。专门对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民众进行革命宣传。1948年曾停刊,1949年夏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