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珠

东珠

珍珠名。亦称北珠或大马蛤珠。因产于中国东北地区而得名。早在汉魏时,该地居民已知采珠,“大珠如酸枣”(《后汉书·夫余传》)。以颗大光润,匀圆莹白著称于世。为当地人民对外的交换品之一。也是历代统治者向当地人民勒索的贡物。清代严禁私采,设有专门采珠户,皆为※旗人,所得尽纳官府,民间无敢藏者。满族王公贵族以名贵者饰冠顶,并以多寡区分等级高低。据清文献,产于今松花江、嫩江、黑龙江流域诸河中;产珠之蚌在水冷而流急处;采珠以农历四月乘船往,至八月回;采时以大船夹葳瓠(独木小舟),插篙至江底,数人持之,泅者负袋缘篙而下,得蚌满袋贮葳瓠中,官督剖蚌,珠未成熟者仍扔蚌于水中;大珠径约半寸,小者亦如菽粒,有天青、粉红、白等色。

猜你喜欢

  • 替里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第拉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载,清代第拉河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北,与喜拉逊河相近。

  • 笔写记

    即“笔写契”(1883页)。

  • 阿玛王

    ①满语音译,汉译言父王。指清顺治时摄政王多尔衮。顺治五年(1648)十一月,世祖福临加封“叔父摄政王”,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阿玛王一词,盖从此出。一说福临居宫时待多尔衮,必有此称。清初一些来华的外

  • 敦煌古藏文历史文献

    指发现于甘肃敦煌藏经洞内的唐代吐蕃藏文文献。1899年(一说1900年)管理敦煌莫高窟佛洞的道士王园录发现藏经洞后,帝国主义列强乘清代局势混乱和统治者腐败之机,陆续派人到敦煌,以考察为名,攫取藏经洞内

  • 爱毕勒达

    清代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汗。一译阿拜拉达,全名哈拜都拉·斡里汗。※斡里汗第三子。道光二年(1822)父死,被部众公举为汗。因恐清朝政府责怪,遣弟占图喇苏勒坦进京请谕旨。四年(1824),伊犁领队大

  • 亦实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六年(1408)三月设置之益实卫均称作伊实卫。

  • 兀慎阿害兔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兀慎(乌审)部领主。又作兀慎阿不害、台吉巴图尔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重孙,※兀慎打儿罕剌布台吉独子。父卒,继领兀慎部,驻牧于大同塞北的克儿一带,距明塞170余里,在大同守口堡(阳和后口)

  • 又称“萨都”。傣语音译,意为“头盖骨”,即“人体最高部分”,比喻至高无上。系指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最高封建领主※召片领即车里宣慰使的嫡系亲属。是当地等级最高的贵族阶层,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继承召片领即

  • 崖葬

    葬式之一。将死者置于崖壁或崖穴安葬。主要分布于川、黔、湘、鄂、桂、滇、粤、闽、台、浙、皖、赣、陕等省区。其年代上限可能至夏朝,下限一般至明、清。贵州部分苗族地区和台湾省某些高山族群体中至今仍有此葬俗。

  • 武纳格

    ?—1635后金将领。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正白旗人。其先出自蒙古,居叶赫。初率72人投努尔哈赤。有勇略,通蒙、汉文,赐号“巴克什”。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从征乌喇部,以功授三等副将。天命十一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