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布特哈
清末政区名。全称“东路布特哈总管衙门”。康熙(1662—1722)中,清廷将分布嫩江流域之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渔猎民族编旗设佐,置布特哈总管衙门领之。光绪二十年(1894),裁并衙门三总管,改置副都统领其事。三十二年,又裁撤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置东、西两路布特哈,各设总管,分编8旗。总管下设佐领1,骁骑校1,统领本路旗属事宜。治所驻博尔多站(今黑龙江省讷河县)。宣统二年(1910),改置讷河厅,1913年改县。
清末政区名。全称“东路布特哈总管衙门”。康熙(1662—1722)中,清廷将分布嫩江流域之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渔猎民族编旗设佐,置布特哈总管衙门领之。光绪二十年(1894),裁并衙门三总管,改置副都统领其事。三十二年,又裁撤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置东、西两路布特哈,各设总管,分编8旗。总管下设佐领1,骁骑校1,统领本路旗属事宜。治所驻博尔多站(今黑龙江省讷河县)。宣统二年(1910),改置讷河厅,1913年改县。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召片领的随从。狩猎官,负责管理弓箭,兼收特别税。受召片领命参加议事庭会议,为议事庭组成人员。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
明代互市术语。指官方马市开市前,由明朝主持互市官员按规定的购马数额筹备马价银,部分用以支付马价,部分用于事先购买粮食、布帛、锅釜等物资,备以交换马匹。抚赏银不在其中。市本来源主要由兵部库贮马价银拨发各
?—557北魏、西魏、北周将领。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鲜卑侯莫陈氏。北魏殿中将军侯莫陈兴子,梁国公※侯莫陈崇兄。初事尔朱荣为统军,后从贺拔胜镇井陉。北魏武泰元年(528),参与镇压葛荣、邢杲等义
书名。宋人撰,已佚。据《清容居士集》卷41载,元人袁桷参加修撰辽、金、宋三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中列此书。
见“他漏河”(574页)。
见“严关”(1047页)。
鸟名。女真语音译,“慈鸟”之意。鹰的一种,即鸦鹘。生北方,状如大鸡,善啄物,见马、牛、骆驼脊背间有疮,则啄其脊间肉食之,马牛辄死,若饥不得食,虽砂石亦食之。女真首领完颜乌古迺嗜酒色,饮啖过人,时人以“
彝语音译。旧时四川凉山彝族佩带的“护身符”,通常用熊指甲、虎须、陨石等制成。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凡参加※冤家械斗或其他战斗时,有少数人除带武器、粮饷外,还佩带此物,认为可刀枪不入。
西夏僧人。党项羌族。本姓嵬名,法名思能。夏崇宗时(1086—1139)人。早从燕丹国师学经礼佛,深悟佛家真乘奥意,为境内贵贱耆老所崇信,尊之为国师。一说夏永安元年(1098)甘州(今甘肃张掖县)所建之
古代若干蒙古部落贵族首领的世袭称号。亦作太司、泰实。仿自契丹袭汉制所立“太师”官名。《辽史·百官志》:南北院大王下均设有“太师”,北面部族官、北院属国官亦均有“太师”。位尊职显。蒙古贵族慕之,用以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