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乡语

东乡语

我国东乡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临夏县等地。使用人数约有30万。内部差别不大。东乡语元音系统简单,元音没有长短的对立,只有单元音和复合元音,复合元音中包括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元音在构成唯一闭音节的鼻辅音n前一律发生鼻化。词首元音有失落现象。元音和谐只作为残存现象存在于固有词词干部分。东乡语的辅音系统也很单纯,它没有复辅音,所有辅音只能处于音节首而与元音相拼,不出现于音节末,只有一个鼻音n除外。原处于音节末的辅音大多已脱落,少数或变成n,或与后面的元音相拼而构成新的音节。东乡语以h、x、f、等形式保留着古代词首辅音h。东乡语只有以n结尾的闭音节。东乡语的重音通常落在词的末一个音节上。通用的复数附加成分为-la。名词没有领格和宾格的区别,甚至单数第一、第二人称代词领格和宾格合而为一,前者形式为mini,后者形式为tini,如tini duitəutini αlαnə。“你的对手要杀你。”mini、tini能表示客体意义而作宾语,这是东乡语人称代词的独特之处。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有排除式和包括式。动词的祈使式、陈述式、形动词和副动词语法范畴和表达形式都比较简单。词汇多半由本语族同源词构成,词汇中有汉语借词、突厥语借词、阿拉伯语借词和波斯语借词。其中汉语借词比重最大,不仅吸收了许多一般的语词,而且还吸收了一些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如系词“是”,连接词“又”,疑问语气词“啥”等等。东乡语是在蒙古语族中受汉语影响最大的语言。

猜你喜欢

  • 左右司隶

    十六国时期汉(前赵)所设职官。见“单于左右辅”(1521页)。

  • 马寿清

    1814—1902清末伊斯兰教经师。字仁山,云南普洱人。回族。出身宗教世家。幼承家学。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到陕西渭城求学。学成后,在渭城米家庄讲学。曾参加同治元年(1862)陕西回民起义,失败

  • 察哈尔省

    参见“察哈尔特别区”(2479页)。

  • 阿理

    ?—1045西夏皇子,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景宗李元昊子。母咩米氏。与母均失宠,避居夏州王庭镇。年长,图谋聚众为乱,其党羽卧香乞告密,被元昊捉获,后沉河溺死,其母赐死。

  • 匹兰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匹兰领部而得名。居于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市)。东晋太元十年(385),部众五千降于西秦乞伏国仁。次年,擒前秦苻丕益州刺史王广于秦州,执送后秦。参见“陇西鲜卑”(1

  • 僧格桑

    ?—1773清代四川小金川土司。藏族。土司※泽旺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暗结大金川土司郎卡围攻革什咱官寨,逐土司色楞敦多布。三十一年(1766),同大金川土司索诺木侵掠鄂克什土司地。三十五年(1

  • 多仁班智达

    见“贡布欧珠喇布旦” (996页)。

  • 阿尔素纳

    ?—1773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禄叶纳氏。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锋从征准噶尔部。二十五年(1760),授蓝翎侍卫、三等侍卫。三十四年(1769),随军征缅甸,以功授二等侍卫,赐“额腾伊巴图

  • 蒙文大同报

    内蒙古地区最早的蒙、汉文对照刊物。由巴达尔呼发起,特克新加布任编辑。于1912年11月1日创刊,石印,大32开,半月刊,正蒙书局印刷。刊名取“五族大同”之义。内容有命令、法规、评论、专载、国内外新闻等

  • 龙凤佑那

    即“龙佑那”(4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