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邽氐羌起义
北魏太平真君年间爆发的反魏斗争。太平真君七年(446),秦、益二州汉、氐、羌、匈奴等族人民为反对北魏暴政,在金城边冏、天水梁会率领下,聚集万余户于上邽(治今甘肃天水)东城、南城举兵反魏,攻逼二州刺史封敕文所据之西城。南岭屯氐、羌兵万余,北岭屯休官、屠各等两万余人,纷纷起兵声援。冏、会率兵4千攻下上邽全城。后冏阵亡,南城一战失利,退保东城。终因魏援军增多,东城外又被封敕文军掘重堑隔绝,不得不以飞梯驾堑,弃东城而走。会统余众南奔汉中。
北魏太平真君年间爆发的反魏斗争。太平真君七年(446),秦、益二州汉、氐、羌、匈奴等族人民为反对北魏暴政,在金城边冏、天水梁会率领下,聚集万余户于上邽(治今甘肃天水)东城、南城举兵反魏,攻逼二州刺史封敕文所据之西城。南岭屯氐、羌兵万余,北岭屯休官、屠各等两万余人,纷纷起兵声援。冏、会率兵4千攻下上邽全城。后冏阵亡,南城一战失利,退保东城。终因魏援军增多,东城外又被封敕文军掘重堑隔绝,不得不以飞梯驾堑,弃东城而走。会统余众南奔汉中。
?—1854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喜塔腊氏。道光时,由内阁贴写中书,充军机章京,官至署督粮道。咸丰二年(1852),授湖北巡抚。次年,以太平军沿江东下,攻兴国州田家镇,官军失利,被革职留任。太平军
地名。简称乌拉。位于今吉林省西北部。清顺治初年设城。城在松花江东。城周15里,4门。内有小城,周2里,东西各1门。中有土台,高8尺,周百步,为清代较早设城之一。旧为乌拉贝勒布占泰所居。康熙四十二年(1
见“鸡冠壶”(1263页)。
指吐蕃早期对促进社会发展有贡献的7位大臣。又称“七贤臣”。即※茹莱杰、※拉甫果嘎、※俄囊尊蒙、※屯弥桑菩扎、※赤桑扬敦、※桂赤桑亚拉及※达赞东斯7人。详见诸人物条。
见“诺雷部”(1953页)。
金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天会三年(1125)五月,金灭辽后,十月,金太宗正式下诏南下伐宋。次年末,克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钦宗降,北宋亡。过年五月,高宗在归德即位,南宋始。金兵继续南下,所向披靡,锐不
吐蕃早期西南古小邦名。地在今亚东一带喜玛拉雅山谷地区。人口5万户。有城邑,多旁涧溪而筑。“男子缯束头、衣毡褐。妇人辫发,短裙”。“婚姻以财聘”。“死者葬于野、不封树”。“刑有刖、劓”。唐贞观二十年(6
解放前我国东北延边一些朝鲜族地区的地主对佃农一种双重剥削方式。当地农民向地主租种土地,除规定收成时对半交租外,还必须额外给地主无偿代耕一定数量的土地,谓之“带地”,故名。
?—48高句骊国第四世王。琉璃王※类利子,大武神王※无恤弟。汉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大武神王死,因太子年幼不能即政,国人推立之。翌年冬,蚕支部大加(官号,加,一译作“家”)戴升等万余户(一作“口”
景颇语,意为“栽芋”。景颇族最古老的姓氏。据说景颇族先人最早学会栽种的作物是芋,后来才慢慢学会点种旱谷、玉米、荞等,故名。今天景颇族人在给亡魂祭献时必须用芋,甚至墓上也多画有芋的标志,以纪念祖先栽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