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水
①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自郾城县以下,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会水(今洪河),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会水(今沙河);此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县以下的洪河。元至正间于郾城县堨断南流,上流遂改道东出水(今沙河)入颍河,称北汝,下游改以水为源,名南汝。 明嘉靖末水又改道东出注澺水称为洪河,南汝遂改以水为源,如今势。②即今江西东部抚河,一称旴江。
①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自郾城县以下,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会水(今洪河),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会水(今沙河);此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县以下的洪河。元至正间于郾城县堨断南流,上流遂改道东出水(今沙河)入颍河,称北汝,下游改以水为源,名南汝。 明嘉靖末水又改道东出注澺水称为洪河,南汝遂改以水为源,如今势。②即今江西东部抚河,一称旴江。
秦人。史失其名。先世为战国赵人,因冶铁致富。秦破赵,迁于蜀,夫妻推辇行。时被迁者皆求近处,他独请远徙临邛(今四川邛崃)。即铁山鼓铸,行贩于滇、蜀之间,以此致富,家僮达八百人,田池射猎之乐比于人君。
即“秦始皇”。
官名。周制,距王城百里外至二百里为遂。《周礼》有遂士中士,掌四郊,各掌其遂之民数,而纠其戒令,听其狱讼,察其辞。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建六官,秋官司寇府刑部中大夫下有遂法上士,正三命;遂法中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弭妖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书名。汪诗侬辑。收黄遵宪、江春霖、严复、张謇诸人诗。为陆保璿编《满清稗史》第十八种,成都福公司印行之《满清野史》第十九种。
即“干辛”。
春秋时秦国人,名视,字孟明。或说百里奚之子。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率秦师袭郑,行至滑(今河南偃师东南),遇郑商人弦高,知郑有备,灭滑后率师返秦。次年,回师途中经殽山遭晋师伏击,被俘后得释回秦,秦
①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专为选拔军事人才而设置的科目。相对于文科而言,又称为“武科”。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应试者称武举人,于每年十月由州府举选送至京师,十一月于尚书兵部进行考试,内容为长垛、骑
即“朱梓”。
明代道观。武当山八大宫之一。在湖北均县(今丹江口市)武当山展旗峰下。明永乐十二年(1414)建。依山而立,气势雄伟。经东天门入,有龙虎殿、循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等。西侧为东、西宫,周围红墙,自成院落